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根际微生态特征研究
【摘要】: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全新技术。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反应主要由其遗传特性控制,而这种遗传特性必将表现在根际微生态过程及其特征的变化。同时,根际微生态过程又影响重金属的形态转化、生物有效性和移动性。为提高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必要了解和把握超积累植物与重金属相互作用的根际微生态过程。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是在我国东南部地区一些古老的铅锌矿上发现的一种新的锌镉超积累植物,同时对铅具有富集作用。本研究以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为材料,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盆栽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根际环境的变化,包括重金属有效性的变化、根际微生物的代谢特征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铅锌矿区富含重金属或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条件下,部分植物经过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作用,逐渐进化为重金属超积累生态型,形成超积累植物—根际微生物—土壤这样一个特殊的共生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土壤微生物活性(包括微生物生物量,基础呼吸,代谢商等)、土壤酶活性、植物重金属积累特性等都不同于其它地段。矿区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矿区土壤随着重金属含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逐渐降低,而土壤基础呼吸、微生物代谢商则升高,矿区中心污染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只有对照土壤的72%,而基础呼吸和微生物代谢商分别是对照土壤的1.6倍和2.3倍。铅锌矿口附近污染区土壤酶活性较低,对照土壤的各种酶活性最高。其中土壤脱氢酶的活性变化最大,作为矿区重金属污染的指标更灵敏。
2.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染土壤中种植东南景天后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和根际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地上部Zn、Cd含量和积累量显著高于非超积累生态型,并且在介质Zn、Cd浓度较低时,仍然显示超积累特性;种植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后,三种土壤根际pH值降低0.1个单位,而非根际土壤的pH值基本保持不变;矿山土壤和九溪土壤根际有机碳含量分别比非根际高10.2%、7.5%,差异达显著水平;三种土壤根际可溶性有机质含量分别比非根际高13.8%、10.4%和7.8%,而对于非超积累生态型,根际和非根际可溶性有机质变化不大。种植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后,根际土壤有效态锌镉明显降底,有效态铅铜的含量变化不明显。
3.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程度污染土壤中,东南景天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其与有效态重金属的关系。种植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后,根际土壤脲酶和脱氢酶
|
|
|
|
1 |
李元,李元,杨济龙,王勋陵,胡之德;紫外辐射增加对春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1999年02期 |
2 |
姜敏;曹理想;张仁铎;;重金属抗性内生真菌与其宿主植物重金属抗性关系初探[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
3 |
李慎瑰;赵以军;程凯;;湿地植物根际微生物处理生活污水的模型规模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8期 |
4 |
王海鸥;徐海洋;钟广蓉;支蕊;;根际微生物对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
5 |
胡智勇;陆开宏;梁晶晶;;根际微生物在污染水体植物修复中的作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5期 |
6 |
刘世亮,骆永明,丁克强,曹志洪;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土壤;2003年03期 |
7 |
朱丽霞,章家恩,刘文高;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综述[J];生态环境;2003年01期 |
8 |
徐建明;何艳;;根-土界面的微生态过程与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J];土壤;2006年04期 |
9 |
李朝霞;;芦苇湿地根际微生物对3种对氯苯的自然降解规律[J];湖北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
10 |
李东升;李娜娜;杨伟超;徐慧;;D-泛酸高产菌株C21的筛选及鉴定[J];微生物学杂志;2010年03期 |
11 |
项学敏,宋春霞,李彦生,孙祥宇;湿地植物芦苇和香蒲根际微生物特性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4年04期 |
12 |
冯莉;张玲华;田兴山;;荧光假单胞菌对烟草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S2期 |
13 |
乐毅全,郑师章,周纪伦;凤眼莲根际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88年01期 |
14 |
苏涛;司美茹;马宗琪;;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S1期 |
15 |
侯进慧;蔡侃;郑宝刚;曹玉朋;叶骏;;一株牛蒡根际纤维素降解芽孢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分析[J];食品科学;2010年21期 |
16 |
路娜;胡维平;邓建才;陈效民;;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1年02期 |
17 |
龙新宪,倪吾钟,叶正钱,杨肖娥;有机物料对东南景天提取污染土壤中锌的影响[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4年04期 |
18 |
陈爱胜,林初夏,龙新宪,卢文洲,龙洁,刘勇;不同土壤处理对东南景天吸取土壤中锌和镉效率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4年04期 |
19 |
李廷强,杨肖娥,龙新宪;东南景天提取污染土壤中锌的潜力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4年06期 |
20 |
杨肖娥,龙新宪,倪吾钟,傅承新;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一种新的锌超积累植物[J];科学通报;2002年1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