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传动系统的新型控制策略
【摘要】:结合当前电气传动领域的发展方向,针对传统交流传动及SRD系统尚待解决的控制问题,引入新型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
针对普通PID控制系统性能受参数变化及各种不确定性影响严重等缺点,基于模型算法控制(MAC),提出一种用于交流传动系统的MAC控制方案,建立了PMSM速度控制系统与交流位置伺服系统,对其稳定性及鲁棒性进行了分析、论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MAC控制器极大地改善了系统性能,能够有效抑制各种不确定性的不良影响,系统鲁棒性强,在保持较高稳态精度的同时,又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动态性能。
基于内模控制,设计了电流环解耦控制器,改善了电流环性能,而且控制器只有一个可调参数,简化了设计过程。对于ρ>1的PMSM,根据最大转矩/电流控制,有效利用了磁阻转矩。与i_d=0控制相比,最大转矩/电流控制系统的电流幅值大大降低,功率因数有明显改善。
针对传统PID矢量控制对电机数学模型依赖性强、系统复杂等缺点,汲取步进控制思想,将L~∞DMC应用于同步机传动系统,代替传统的PID矢量控制,分别设计了同步机L~∞DMC速度与位置控制系统。这一突破性研究,打破了传统的传动控制方法,使用基于阶跃响应的预测模型,避免了同步机建模复杂的问题,系统实施简易,控制方便;而且L~∞DMC控制的同步机传动系统具有优良的动、静态跟踪能力,鲁棒性强,能够有效抑制干扰的影响。为克服普通DMC应用于同步机速度控制的障碍,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改进型预测控制算法。
在SRD方面,以消除SRM转矩脉动为主题,通过分析传统单拍导通换相策略致使相电压饱和的原因及其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换相策略,有效补偿了相电压饱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新型换相策略的一些重要特性。根据新型换相策略,首次将非线性内模控制应用于SRD系统,提出一种有效的SRM控制方法。由于SRM非线性内模控制器有效补偿了SRM实际对象的非线性,且能够有效消除不确定性的影响,使得系统不但实现了高动态、无超调、无静差、转矩无脉动控制,而且对模型失配、参数变化及各种不确定性干扰具有强鲁棒性。对SRD非线性内模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以8798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以设计低价格、高性能的SRD控制系统为主题,研制了具有优良动、静态性能的1.5kW SRM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对实际SRD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SRD系统不但结构简单,具
|
|
|
|
1 |
严青;张晓光;万淑芸;王离九;;交流传动系统功率变换器发展概况综述[J];电气传动;1996年02期 |
2 |
沈茂盛;刘志刚;郑琼林;;200kVA矿用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研制[J];电力电子;2003年05期 |
3 |
郭庆鼎;付强;王正;;DSP在高性能电气传动中的优势、限制及应用[J];电气传动;1991年05期 |
4 |
闫玉光;;浅谈交流调速传动的现状和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3期 |
5 |
王玉宝;;城轨车辆交流传动系统简析[J];硅谷;2010年19期 |
6 |
方昌始,崔国,尤裕祥;感应电动机传动系统功率因数补偿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
7 |
汪镭,周国兴,吴启迪;参数在线跟踪的交流传动系统双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08期 |
8 |
刘可安;高首聪;刘晨;冯江华;;地铁车辆交流传动系统主电路振荡抑制研究[J];机车电传动;2006年03期 |
9 |
张全柱;邓永红;潘玉民;;交流传动互馈试验台改进型转差频率控制系统[J];电力电子技术;2007年09期 |
10 |
丁荣军;桂卫华;陈高华;;电力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半实物实时仿真[J];中国铁道科学;2008年04期 |
11 |
D.A.Grant
,李茂林;一种新的高质量PWM交流传动系统[J];机器人;1985年05期 |
12 |
沈安文,万淑芸,王离九,赵金,张晓光;开关器件最少的双PWM交流传动系统[J];电气传动;1998年01期 |
13 |
郭晓华;李福胜;;辅助交流传动技术在东风_(4C)机车上的运用[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4 |
王冠青;陈燕;;SDD_(10)型电传动机车电气控制系统设计[J];内燃机车;2010年05期 |
15 |
李鑫;;西门子交流传动在热轧ACC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7期 |
16 |
高超;;SR系统[J];电气传动;1986年04期 |
17 |
汪镭,路倚春,周国兴,吴启迪;参数在线跟踪的交流传动系统双神经网络自适应规划控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2年03期 |
18 |
郑琼林;;交流传动互馈试验台与磁场定向控制和直接力矩控制的比较[J];电力电子;2004年02期 |
19 |
马志文;李伟;崔恒斌;韩坤;;电动车组交流传动系统的硬件在回路实时仿真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1年02期 |
20 |
佟来生;饶润南;;轨道交通车辆交流传动控制技术综述[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