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及认知分析
【摘要】: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常用词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但是过去多集中在实词的研究,虚词研究也多囿于单音节词。本文将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一些常用却被研究者所忽略的双音虚词的成词及演变规律,并力图对这些词的演变作深层的认知分析,以期对汉语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先对研究对象——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进行了界定;并对以往学界对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了其成就和不足;接着阐明了研究课题的意义以及所用的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根据认知的特点,对“打头”、“反正”等二十多个常用双音副词的演变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六个方面:其一、“打头”类“始”义时间副词,主要揭示“泛义动词+头”的演变路径和机制;其二、“看”类时间副词,在探讨它们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揭示“看”类动词向时间副词演变的认知心理动因;其三、“看/想+来”类语气副词,主要解释它们形成的词汇化和主观化过程;其四、“反正”类反义并列语气副词,主要探讨此类词的演变语境以及矛盾对立的认知规律在此类语法化和同类词汇兴替中的作用;其五、解释“好个”、“好一个”和“好你个”的形成、性质以及功能;其六、“分外”类程度副词,揭示含有“超出限额、规定”语义的词的演变规律和认知动因。
第三章:对“X着”、“X了”等五十多个双音介词进行研究。主要揭示它们是由“动词+体标记”语法化而成,而不是“介词+体标记”演变的结果。“着”和“了”是两个不断虚化的成分,现有的介词中“着”、“了”具有不同的虚化层级。本章还揭示了“经过”、“经”、“通过”三个凭借介词都是由“经由”义的动词遵循同一演变路径虚化而来,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三者共同的意象图式“起点——路径——目的地”不断抽象、跨空间映射的结果。
第四章:采取功能相似连词对举的方式对“便是/就是”等十几个双音连词的形成与功能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并着重揭示造成它们之间差异的认知元素。
第五章:对“便是”、“来着”等六个双音助词进行了研究。在对它们的语法化过程和路径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分析它们的助词功能。并努力理清这些词汇发展的历史。
第六章:对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研究的三个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其一、总结近代汉语常用双音虚词演变的四条路径;其二、揭示“隐喻”、“转喻”在近代汉语双音虚词语法化中的运作机制。其三、讨论了语法化研究中材料的拓展问题。强调了方言研究对虚词演变研究的作用,指出语法化的研究不能忽视方言中的语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