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空间信息平台系统
【摘要】:
本文详细介绍了多功能空间信息平台的设计思路及实现方法。多功能空间信息平台具有三个最大特点:创新已有的城市规划评价方法、将大规模三维场景绘制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系统、能够很好的与现有的数据来源进行整合。
本文的论述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程序模块设计方法和场景数据组织。系统由数据采集插件、数据转换程序和主程序三部分构成。主程序的设计参照MVC设计模式,目的是降低模块耦合度,增大灵活性。程序界面采用多种视图相结合,使用户可以多角度观察同一场景。场景数据组织着重讲述空间场景树和空间索引结构,在介绍空间场景树结构时分二维场景树和三维场景树两个部分进行阐述。在对空间索引的介绍中讲述了KD树剖分平而选取方法。
在数据整合方面着重讲述了从AutoCAD系统中采集数据的方法及从3DSMAX系统中采集数据的方法,其目的在于突出系统与已有数据兼容性好的特点。两种数据采集方法的实现都依靠插件完成,AutoCAD捅件将数据导出到数据库然后进行转换,3DS MAX插件将数据导出成VRML文件然后进行转换。
逻辑网络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建立逻辑网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空间信息分析功能。本文讲述的逻辑网络概念区别于以往GIS中的逻辑网络。它提出了一种更一般性的逻辑网络架构,使得能够对来源于CAD系统的数据建立逻辑网络。文中详细介绍了逻辑网络的实现方法、数据组织及几个重要逻辑网络算法,包括:自动建立逻辑网络、管线长度测量、管线爆点分析。在介绍算法的同时分别给出算法时间代价和样例演示。
在本文最后介绍了一个系统的成功应用案例——广州市政规划局项目。系统的几个功能模块在该项目上都得到了应用,从而较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
|
|
|
1 |
国巧真;李京;陈云浩;蒋卫国;;村镇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遥感学报;2009年05期 |
2 |
魏姗;徐莹;冯俊娥;杨晓丽;;对GIS和空间数据分析发展的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2期 |
3 |
钟凯文;黄建明;张运;梅其岳;;基于GIS的城市人防工程空间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S2期 |
4 |
钟凯文;;基于GIS的城市人防工程空间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6年01期 |
5 |
顾国民;赵小敏;郑河荣;;历史事件GIS平台中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
6 |
高瑞娟,吕建平,王勇;电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电子科技;1998年09期 |
7 |
李响,李满春;面向对象数据模型构建GIS一体化数据库的应用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1999年01期 |
8 |
石磊,杨光,张军;数据空间化的决策支持框架[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9 |
陈晓毅,徐为纲;配电网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中国电力;2001年05期 |
10 |
孙继光;利用MapBasic建立县域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初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3年02期 |
11 |
杨凡,丰卫平;GIS在输电系统中的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2004年01期 |
12 |
马欣;吴绍洪;康相武;杨勤业;夏富强;刘自强;;线状地物的区域影响模型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
13 |
刘志祥;GIS应用于管线管理信息系统[J];北京测绘;1998年01期 |
14 |
单新建,韩京,吴晓玲,杨成荣,缑兰兰;基于GIS的测震编目工作系统[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8年05期 |
15 |
曹中初,孙苏南;CA与GIS的集成用于地理信息的动态模拟和建模[J];测绘通报;1999年11期 |
16 |
陈怀亮,冯定原,邹春辉;河南省干旱遥感监测信息系统[J];气象;1999年06期 |
17 |
胡荣明;GIS信息处理模式和信息服务网络[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18 |
谭秀娟,杨国东;JAVA——GIS软件开发的新工具[J];东北测绘;1999年02期 |
19 |
何红波,王文军;基于GIS的119指挥系统[J];信息技术;1999年09期 |
20 |
陈锁忠;苏锡常地区GIS与地下水开采及地面沉降模拟模型系统集成分析[J];江苏地质;199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