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Ca,Nd)TiO_3微波介质陶瓷离子置换、低温烧结及应用特性的研究

孙慧萍  
【摘要】: 低温共烧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LTCC)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组件整合技术,已成为目前实现电路中各类微波器件微型化、集成化、模块化和低成本化的首选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军用及民用通讯领域。微波介质陶瓷是LTCC技术的关键材料,其中高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主要用于工作在微波低频段的民用移动通讯系统中作为谐振器、滤波器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器件微型化及降低生产成本等角度出发,LTCC技术要求微波介质陶瓷具有高的介电常数(ε_r),并可与熔点较低的Ag或Cu电极在低温下共烧。 我国对于中、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体系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相对较为成熟,而对ε_r大于80的高介电常数低温共烧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却相对薄弱。CaO-Li_2O-Ln_2O_3-TiO_2体系ε_r高达100以上,并具有介电损耗低、频率温度系数(τ_f)可调等特点,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材料,但目前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τ_f虽可调节至零,但Q×f值随之剧烈下降;(2)低温烧结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现有报道虽可通过添加烧结助剂将烧结温度降低至900℃左右,但ε_r显著降低,难以达到高介电常数的要求;(3)LTCC工艺适应性及与Ag共烧匹配性等应用特性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研究如何在保持较高ε_r和Q×f值的前提下降低CaO-Li_2O-Ln_2O_3-TiO_2陶瓷的烧结温度,使其可与Ag电极共烧,对高介电常数LTCC微波介质材料的应用研究及我国民用通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制备高介电常数(ε_r80)LTCC微波介质材料为目的,对(Ca_(1-x)Nd_(2x/3))ZiO_3陶瓷进行了离子置换改性、低温烧结以及LTCC工艺适应性的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一)对(Ca_(1-x)Nd_(2x/3))TiO_3陶瓷进行A位、B位及A/B位离子置换以改善其微波介电性能。(1)分别采用Sm~(3+)和Bi~(3+)置换Nd~(3+),用Zn~(2+)和Mg~(2+)置换Ca~(2+),对(Ca_(1-x)Nd_(2x-3))TiO_3陶瓷进行A位离子置换改性。Bi~(3+)置换Nd~(3+)使陶瓷的ε_r升高,但Q×f值降低,无法达到改善陶瓷微波介电性能的要求。除Bi以外,随着A位置换离子Sm~(3+)、Zn~(2+)、Mg~(2+)半径依次减小,置换改性陶瓷的烧结温度、ε_r和τ_f逐渐降低,同时Q×f值升高。Sm~(3+)置换Nd~(3+)可使ε_r保持在100以上,并使τ_f和Q×f值有所改善。当组成为(Ca_(0.61)Sm_(0.26))TiO_3时,陶瓷在1300℃保温2h烧结可获得介电性能:ε_r=102.59,Q×f=12782GHz,τ_f=+183ppm/℃。(2)分别采用Mn和Sn离子置换(Ca_(1-x)Nd_(2x/3))TiO_3陶瓷B位的Ti离子。Mn和Sn离子均可置换Ti离子形成钙钛矿结构的连续固溶体。由于Mn是变价元素,故有受主和等价置换两种方式。随着Mn置换量的增加,陶瓷的ε_r先增大后减小,τ_f减小,而Q×f值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随置换量的变化无明显规律,但均比未置换的CNT陶瓷的Q×f值低。随着Sn~(4+)置换量的增加,陶瓷的ε和τ_f减小,Q×f值先增大后减小。当组成为(Ca_(0.61)Nd_(0.26))(Ti_(0.98)Sn_(0.02))O_3时,陶瓷在1350℃保温2h烧结可获得最佳介电性能:ε_r=103.19,Q×f=13498GHz,τ_f=+145ppm/℃。(3)采用Zn~(2+)和Sn~(4+)协同置换Ca~(2+)和Ti~(4+)离子改性(Ca_(1-x)Nd_(2x/3))TiO_3陶瓷。A/B位离子协同置换未能改善陶瓷的介电性能,反而导致其恶化。随着置换量的增加,陶瓷的ε_r、Q×f、值和τ_f均减小。(4)综上所述,Sn~(4+)置换Ti~(4+)有效改善了陶瓷的介电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微波介质陶瓷高ε、高Q×f值和低τ_f难以同时满足的现象,(Ca_(0.61)Nd_(0.26))(Ti_(0.98)Sn_(0.02))O_3为最佳陶瓷配方,但需要降低其烧结温度以满足LTCC工艺的要求。 (二)添加复合烧结助剂降低(Ca,Nd)(Ti,Sn)O_3陶瓷的烧结温度。(1)采用H_3BO_3-CuO复合烧结助剂,当添加量不低于5wt%时,可将(Ca,Nd)(Ti,Sn)O_3陶瓷的致密化温度降低到1000℃。H_3BO_3-CuO助剂添加量为5wt%的(Ca,Nd)(Ti,Sn)O_3陶瓷在1000℃保温2h烧结具有较好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91.94,Q×f=9250GHz,τ_f=+139ppm/℃。(2)采用BaCu(B_2O_5)复合烧结助剂,在烧结过程中BaCu(B_2O_5)与(Ca,Nd)(Ti,Sn)O_3反应生成BaNd_2Ti_5O_(14)第二相,降温效果变差,仅能使烧结温度降低到1100℃左右,且随着助剂添加量的增加,陶瓷介电性能变差。(3)采用H_3BO_3-CuO-Li_2CO_3复合烧结助剂能够将(Ca,Nd)(Ti,Sn)O_3陶瓷的致密化温度降低到925~950℃。随着Li_2CO_3添加量的增加,陶瓷的s,增大,Q×f值和τ_f减小。当助剂添加量为5wt%(H_3BO_3-CuO)-0.5wt%Li_2CO_3时,在950℃保温2h烧结的(Ca,Nd)(Ti,Sn)O_3陶瓷综合微波介电性能最好:ε_r=94.57,Q×f=8296GHz,解决了低温烧结陶瓷s,显著下降的难题。但τ_f=+183ppm/℃,仍然偏高,需要进一步将τ_f调节至接近于零,以满足应用要求。 (三)采用(Li_(1/2)Nd_(1/2))TiO_3与(Ca,Nd)(Ti,Sn)O_3陶瓷复合调节频率温度系数。以H_3BO_3-CuO-Li_2CO_3作为烧结助剂的(Ca,Nd)(Ti,Sn)O_3-(Li_(1/2)Nd_(1/2))TiO_3陶瓷可在900℃烧结致密。在所研究的组分范围内陶瓷的相组成为正交晶系的钙钛矿结构固溶体主晶相,并伴随有少量的金红石型TiO_2第二相。随着(Li_(1/2)Nd_(1/2))TiO_3添加量的增加,陶瓷的ε_r、Q×f值和τ_f均减小。组成为0.4(Ca,Nd)(Ti,Sn)O_3-0.6(Li_(1/2)Nd_(1/2))TiO_3的陶瓷,以H_3BO_3-CuO-Li_2CO_3为烧结助剂,在900℃保温2h烧结可获得优良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90.57,Q×f=3426GHz,τ_f=+9ppm/℃,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能够满足微波器件设计的要求。 (四)(Ca,Nd)(Ti,Sn)O_3-(Li_(1/2)Nd_(1/2))TiO_3陶瓷浆料的LTCC工艺适应性以及膜片与Ag电极共烧匹配性的研究。采用WB4010乳液型粘结剂配置水基陶瓷浆料,有效避免了烧结助剂中的H_3BO_3与浆料中的粘结剂PVB或PVA发生胶凝反应的现象。0.4(Ca,Nd)(Ti,Sn)O_3-0.6(Li_(1/2)Nd_(1/2))TiO_3陶瓷水基流延浆料均匀、稳定,流延成型膜片表面平整、结构均匀。研究表明陶瓷膜片与Ag电极共烧界面结合紧密,元素无扩散现象,具有良好的共烧匹配性,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高介电常数LTCC微波介质材料,可用于多层微波元器件的制造。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国强;BaO-Nd_2O_3-PbO-TiO_2微波介质陶瓷的研制[J];电子机械工程;1994年04期
2 金霞,张绪礼,王筱珍;微波介质陶瓷的低频介电特性[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3 王浩,陈文,刘涛;(1-y)Ca_(1-x)La_(2x/3)TiO_3-yCa(Mg_(1/3)Nb_(2/3))O_3复合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J];陶瓷学报;2004年01期
4 王焕平,张启龙,杨辉,邹佳丽;SnO_2掺杂ZnO-Nb_2O_5-TiO_2微波介质陶瓷[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年07期
5 孙慧萍,张启龙,杨辉,邹佳丽,尤原;ZnO和Na_2O对CaO-B_2O_3-SiO_2介电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陶瓷学报;2004年01期
6 孙慧萍,张启龙,杨辉,王信权,陆德龙;烧结助剂对CaO-B_2O_3-SiO_2介电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04年05期
7 金苗,张中太,唐子龙;Ba_(6-3x)(Sm_(1-y)Pr_y)_(8+2x)Ti_(18)O_(54)微波介质陶瓷结构及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0年04期
8 唐荣梅;甘国友;严继康;董伟霞;;ReTiNbO_6系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陶瓷学报;2008年01期
9 徐业彬,陈湘明;微波介质陶瓷粉末的湿化学合成[J];压电与声光;1999年04期
10 高春华,黄新友;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展望[J];陶瓷;2002年01期
11 韩家平,张绪礼,王筱珍,智宇,陈昂;BaO-TiO_2系中Ba_2Ti_9O_(20)相形成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6年02期
12 姚尧,赵梅瑜,吴文骏,王依琳;合成工艺对BiNbO_4微波介质陶瓷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1998年04期
13 张迎春,李龙土,桂治轮;CaF_2掺杂ZnNb_2O_6微波介质陶瓷的结构特征[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4 陈尚坤,杨辉,王家邦,张启龙;Ba_4(Nd_(0.85)Bi_(0.15))_(28/3)Ti_(18)O_(54)陶瓷低温化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15 龚文强;徐建梅;;浅谈BaO-Ln_2O_3-TiO_2体系微波介质陶瓷的热稳定性[J];佛山陶瓷;2007年02期
16 王家邦,杨辉,张启龙,刘兴元,邹佳丽;叠层共烧微波介质陶瓷器件的银扩散机理[J];硅酸盐学报;2004年12期
17 雷文,郑勇,汪胜祥;微波介质陶瓷的界面特性及其对介电性能的影响[J];中国陶瓷工业;2005年03期
18 李胜涛;徐建梅;童蕾;;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及其在微波介质陶瓷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6年S1期
19 褚夫同;郑兴华;张国清;汤德平;张肖峰;林伟怡;;CaTiO_3-NdAlO_3系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进展[J];电工材料;2008年01期
20 熊钢;;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理论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未安;边小兵;刘鹏;;温度对Mg_4Nb_2O_9合成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2 肖瑗;丁佳钰;王丽熙;张其土;;BaO-CeO_2-kTiO_2微波介质陶瓷的物相组成与介电性能[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3 李月明;张华;洪燕;王竹梅;沈宗洋;;高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及其低温烧结的研究进展[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2010年
4 蔡绍;徐国跃;翁履谦;凌栋;;BaTi_4O_9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5 王军军;吴松平;郑留群;;La_2O_3-SiO_2体系微波介质陶瓷性能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迎春;岳振星;杨秀红;赵坚强;桂治轮;李龙土;;高Q值(1-x)ZnNb_2O_(6-x)ZnTa_2O_6系微波介质陶瓷[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罗军;庞照勇;程珊珊;倪蔚;熊兆贤;;预烧温度对BZN微波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8 张启龙;杨辉;;低温共烧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器件研究进展[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杨正文;王悦辉;白洋;周济;;低温烧结单相碲酸锂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四届电子元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启龙;杨辉;王焕平;黄伟;陆德龙;;掺杂CuO-TiO_2凝胶的Al_2O_3微波介质陶瓷低温烧结研究[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研;铌钛酸盐体系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邹栋;中介电常数BaO-TiO_2-Nb_2O_5体系低温共烧微波介质陶瓷[D];浙江大学;2009年
3 余盛全;两种Ti基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周迪;新型铋基低温烧结微波介质陶瓷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
5 沈杰;Ca基复合钙钛矿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廖擎玮;超低损耗AB(Nb,Ta)_2O_8型微波介质陶瓷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傅茂森;复合钙钛矿微波介质陶瓷的结构与性能[D];浙江大学;2009年
8 石锋;Ba(Zn_(1/3)Nb_(2/3))O_3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秦霓;Ba_(6-3x)Ln_(8+2x)Ti_(18)O_(54)基微波介质陶瓷的改性及若干基础问题[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范协诚;MRAlO_4(M=Sr,Ca;R=La,Nd,Sm,Y)微波介质陶瓷的基础问题及其改性[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晓辉;0.95MgTiO_3-0.05CaTiO_3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东福;CaO-SiO_2-SnO_2系低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丁耀民;铌酸锌微波介质陶瓷制备及结构与介电性能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刁传玲;复合钙钛矿微波介质陶瓷的晶格振动光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胡景川;CaO-Li_2O-Sm_2O_3-TiO_2微波介质陶瓷制备与介电性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宏政;CaTiO_3-NdAlO_3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韩香菊;CaO-La_2O_3-Li_2O-Nd_2O_3-TiO_2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8 董和磊;复合钙钛矿微波介质陶瓷的微观结构表征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岭;ZnO-Nb_2O5-TiO_2系微波介质陶瓷低温烧结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赵麒植;低温烧结(Zn,Mg)TiO_3微波陶瓷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张新明 实习记者 刘君;认清就业形势,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左朝胜;从农贸市场走进科学殿堂[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刘相华;佳利电子拟登陆A股 “万向系”有望添新丁[N];上海证券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