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茶叶农药残留与生态茶园的研究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绿茶的第一生产大国,浙江省是我国的主要茶产区,年茶叶出口量达10万吨以上,产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但从我省出口茶叶的卫生质量看,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十分严重,从茶园建设入手,从生产源头抓起是解决的根本之道。系统地研究浙江省农药残留与生态茶园的关系,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生态茶园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因地制宜地运用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促进茶叶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茶园发展模式。
对浙江省生态茶园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农药残留与生态茶园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出口欧盟和日本的茶叶监测信息和浙江省常用农药情况,选取2004年-2006年浙江省四大主要茶区的1421只典型茶样,进行了农药残留检测(以欧盟和日本的MRL值作为判定标准)。浙江省主要茶园茶叶农药残留的检出率为44.62%,超标率为20.27%,农药残留的主要检出项目为三氯杀螨醇、顺式氰戊菊酯、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主要超标项目为顺式氰戊菊酯和氰戊菊酯。氰戊菊酯是浙江省各大茶区超标最为普遍,也最为严重的农残项目。绿茶农药残留的总检出率为43.48%,超标率为19.90%;花茶农药残留的总检出率为80.39%,超标率为33.33%;红茶农药残留的总检出率为23.08%,超标率为7.69%。花茶农药残留最为严重,其次是绿茶,红茶相对较好。在四大茶叶产区的调查样品中,西北、东部、南部和中部的农药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45.26%和18.83%、54.81%和35.57%、24.20%和3.82%、41.12%和11.05%。南部茶区的农药残留情况相对较好,西北茶区、东部茶区和中部茶区的农药检出率则相对较高;西北和东部茶区的农药超标率比较严重。浙江省对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比较重视,近年来积极鼓励生态茶园建设,从品种、施用方法等多个方面对茶园农药进行了控制,茶园茶叶农药残留情况基本稳定,2004-2006年农药残留的年度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保持在45%和20%左右,甲氰菊酯、三唑磷、敌敌畏、喹硫磷、甲胺磷、S421、氯氰菊酯的检出率和超标率的年度波动较小,滴滴涕、噻嗪酮、乐果的检出率有所下降,噻嗪酮的超标率明显下降。但在浙江生态茶园的发展中,农药残留问题依然存在,农药残留的总检出率和超标率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硫丹、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顺式氰戊菊酯的检出率逐年升高,其中氰戊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超标率上升较快。
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提出浙江省生态茶园发展战略:立足于“安全"这个中心,在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共同作用下培养树立环保、安全的鲜明概念意识,建立一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茶园技术标准体系,进行可持续的整体协调发展。从生产科研、技术标准、监督管理、市场营销等四方面严格把关,全程控制农药残留问题,实现茶叶产业快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
|
|
|
1 |
刘声传;喻云春;李泽贤;陈娟;;浅谈生态茶园建设与降低茶叶农药残留[J];茶叶科学技术;2010年02期 |
2 |
陈国辉;;建设无农药茶园,减轻茶农成本[J];茶叶科学技术;2010年03期 |
3 |
邓先军,杨梅华,阳秋波,刘小平,胡爱春;浅谈生态茶园的特点及其构建技术[J];湖南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
4 |
汪先伟;皖西大别山区生态茶园建设与小流域治理关系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5年01期 |
5 |
陈代顺;立体生态茶园是提高茶叶生产效益途径[J];福建茶叶;1992年02期 |
6 |
张文锦,杨如兴;谈福建茶园生态建设的技术途径[J];福建茶叶;1998年04期 |
7 |
胡淑霞,葛晋纲;建立无公害生态茶园,生产无公害优质茶叶[J];茶业通报;2001年01期 |
8 |
杨坚,谢宗旺;四川生态茶园的适宜型及物种配置[J];资源科学;1995年04期 |
9 |
胡淑霞;生态茶园建设与病虫害综合防治[J];农村生态环境;1997年02期 |
10 |
谢恒铨,吴祝平;涵江茶场建设生态茶园的效果与方法[J];福建茶叶;2003年03期 |
11 |
;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能降解农药的激素[J];农药研究与应用;2009年05期 |
12 |
林新坚,郑仲登,黄东风,罗涛;生态茶园基地建设中的能源循环模式[J];中国沼气;2004年03期 |
13 |
廖琼满,宋建设;探索安溪特色的生态茶园建设措施[J];福建茶叶;2005年03期 |
14 |
彭国安;闵学锋;;如何建立生态茶园[J];河南农业;2006年07期 |
15 |
林新富;;发展生态茶园的关键性措施[J];福建茶叶;2009年03期 |
16 |
陈兴元;英德,生态茶园旅游观光方兴未艾[J];农业考古;2001年04期 |
17 |
王平盛,曾莉;依托资源优势,建设西双版纳生态茶园[J];云南热作科技;2002年02期 |
18 |
林金钩;;安溪县乌龙茶生态茶园建设的技术体系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2期 |
19 |
王国华;浅谈生态茶园的栽培管理[J];茶叶;2002年04期 |
20 |
张英武,易军,弓振斌;福建产区茶叶中农药残留现状及对策[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