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杆张力结构风振主动控制研究
【摘要】:
索杆张力结构由于质量轻,刚度柔,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振动。为了实现对该类结构风致振动的主动控制,本文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及风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基于瞬时最优理论推导了张力结构风振主动控制方程,主动控制方程的求解采用了精细时程积分法。对上述理论,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计算机程序。
为获得脉动风荷载,介绍了脉动风速时程计算机模拟的两种方法:谐波叠加法和AR自回归法,并编制了Matlab程序实现以上两种方法。
对三棱柱张力集成单元进行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主动控制分析,通过控制前后结构反应的对比,证明了前述理论的适用性与有效性。
对Levy型索穹顶的主动控制响应进行分析,比较了结构在受控前后两种工况下各方向位移响应和速度的控制效果;分析了施加控制力的各组杆件中控制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在荷载作用下,研究控制力对杆件内力的影响。
对Levy型索穹顶模型进行风致振动的主动控制设计,分析了权矩阵Q_1、Q_2和R对控制力和结构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权矩阵Q_1对结构响应和控制力的变化起主要作用。最后,研究了作动器布置位置和数目的不同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给出了最优的布置方案。以上分析表明,主动控制对索杆张力结构的风致振动具有显著效果。
|
|
|
|
1 |
王春江,王人鹏,厉平,王建,周德盛;张力结构节点设计评述[J];结构工程师;2001年04期 |
2 |
余志祥,赵雷;张力结构形态确定的改进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
3 |
蔺军,冯庆兴,董石麟;大跨度环形平面肋环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模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2期 |
4 |
刘明亮;浅谈大跨度空间结构的发展[J];山西建筑;2003年14期 |
5 |
张勇;;浅谈张力膜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交通标准化;2007年12期 |
6 |
李波;杨庆山;谭锋;;张力结构的施工计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7 |
肖南;肖新;董石麟;;张力结构形状调整优化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8期 |
8 |
郑敏;;张力结构体系设计的关键问题[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12期 |
9 |
杨益洪;章海斌;徐旭东;;张力节点的试验研究[J];钢结构;2009年11期 |
10 |
程次,邓芳,顾磊;张力结构简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
11 |
肖南;黄玉香;董石麟;肖新;;张力结构位移限制下的形状调整强度优化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1期 |
12 |
钱若军;杨联萍;夏绍华;;张力结构的预应力分析[J];海威姆预应力技术;2001年04期 |
13 |
沈世钊;武岳;;膜结构风振响应中的流固耦合效应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
14 |
邓华;程军;蒋本卫;楼道安;;索杆张力结构的构件长度误差效应[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1期 |
15 |
许贤;罗尧治;沈雁彬;;张力结构的动态控制研究[J];工程力学;2011年05期 |
16 |
任涛;陈务军;付功义;;索网张力结构初应力分析新方法及结构特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
17 |
胥传喜;钱若军;;建筑结构工程的未来发展[J];河海科技进展;1992年02期 |
18 |
张锡云;;日本大跨度空间结构发展综述——在’93哈尔滨“21世纪空间结构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J];钢结构;1993年04期 |
19 |
武岳;杨庆山;沈世钊;;索膜结构风振气弹效应的风洞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01期 |
20 |
董明,夏绍华,钱若军,沈祖炎;张力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计算力学学报;1997年03期 |
|
|
|
|
|
1 |
丘利玲;王帆;秦柏源;;张力结构的自平衡体系[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
2 |
陈桥生;;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发展与施工技术[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
3 |
刘锡良;李占军;王晓波;张勇;张福海;;预应力拱结构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0年 |
4 |
方岩;吴积钦;;接触网整体吊弦预配误差分析[A];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5 |
侯丽娟;吴校沛;;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浅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