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作用下堤坝海床地基液化分析
【摘要】:
液化问题是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国内外对陆地砂性土地基地震液化研究较多,而对海床砂性土的液化研究相对较少。海上和沿海区域砂性土孔隙比高,密实度差,许多物理指标与淤泥相当,国内外可供借鉴的工程较少,对该类地基的地震加固处理带来了风险和困难。
本文对饱和砂土液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对液化机理、传统判别方法、液化的数值模拟方面进行了总结归纳,着重介绍了杨朝晖叠套屈服面本构和抗震软件OpenSees.对于计算所需的材料参数,建立了各参数与相对密实度之间的关系,根据土体的相对密实度即可得到计算参数;使用上述方法得到计算参数,对土体单元采用软件OpenSees计算获得了土体抗液化强度,同时采用地震液化理论获得抗液化强度,两种不同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本文所用方法的适用性,同时也体现了材料模拟液化的能力。
通过动三轴试验观察了饱和砂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液化情况,研究了循环应力比、固结应力和相对密实度对液化的影响,并得到了饱和砂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超静孔压和轴向应变的发展规律。
以印尼万丹省苏娜拉亚火电厂8号机组循环水进水明渠堤坝为研究背景,对该场地进行了液化分析。根据场地的历史地震情况,选择了合适的地震输入曲线,以加速度峰值αmax=0.3g为地震输入,对自由场地进行了计算分析,判定了场地的液化情况,并计算了可能发生的变形情况;对堤坝及地基整体进行了有限元动力分析,得到了整体的位移场,预测了堤坝和地基在强震作用下的流滑和震陷;最后分析了碎石桩处理地基后堤坝的地震响应,评价处理效果。
|
|
|
|
1 |
晓峰;喜恕无常的深海“恶魔”[J];金属世界;2001年03期 |
2 |
贾永刚,周其健,马德翠;生物活动对海床沉积物工程地质特征改造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5年01期 |
3 |
陈民本;海洋科学研究之国际趋势[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8年04期 |
4 |
白玉川,廖世智;广西钦州湾海域海床稳定性特征的研究[J];海洋通报;2005年02期 |
5 |
吴梦喜,楼志刚;波浪作用下海床的稳定性与液化分析[J];工程力学;2002年05期 |
6 |
栾茂田,王栋;考虑土骨架加速度效应的海床动力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2年06期 |
7 |
孙昭晨,邱大洪;作用于可渗可压缩海床上的墩柱底面上的波浪力[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9年03期 |
8 |
章根德,顾小芸;有限厚度砂床对波浪载荷的响应[J];力学学报;1993年01期 |
9 |
周葆春,秦元毅,张彦均;由试验数据拟合天然砂土的屈服面[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0 |
朱志武;宁建国;马巍;;冻土屈服面与屈服准则的研究[J];固体力学学报;2006年03期 |
11 |
王万祯;;铝合金开裂机理及刻痕杆断裂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
12 |
朱洋立;彭攀;;波浪与防波堤相互作用研究[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6期 |
13 |
赵冬岩;余建星;李广雪;王琮;;海底管线防冲刷技术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
14 |
张金钰;关于用声呐测量海床物质尺寸的研究[J];声学技术;1984年04期 |
15 |
刘信声;丁科;宋国华;徐秉业;;塑性预应变对屈服条件影响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1988年02期 |
16 |
邹志利,邱大洪,臧军,李黎;可渗可压缩海床上墩柱底面波浪渗流压力的计算[J];海洋工程;1993年04期 |
17 |
赵子丹,薛晓春;直立堤前海床的局部冲刷[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8年05期 |
18 |
徐舜华;徐光黎;程瑶;;土的剑桥模型发展综述[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7年03期 |
19 |
韩艳;拾兵;;海底管线冲刷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平台;2007年04期 |
20 |
张峻岫;计算水波折射的Dobson方法及其应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8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