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1/2量子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摘要】:本文研究了多自旋1/2系统伴随与反伴随算子的矩阵表示和这些矩阵的计算以及单自旋1/2系统的反馈控制问题。利用李群李代数的方法可将描述自旋1/2系统的刘维尔方程(Liouville-von Neumann Equation)转换为在非线性系统控制框架内进行研究的张量空间基下的坐标微分方程。本文的研究结果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研究了单自旋1/2系统的反馈控制问题,即从任何初始点出发的轨线可以渐近跟踪给定的理想轨线。通过引入一种与同质空间性质类似的实欧几里德结构导出的距离定义的李亚普诺夫函数来设计控制跟踪给定的轨线。这种构造李亚普诺夫函数的方法和Jurdjevic-Quinn镇定方法很类似,但由此通过拉塞尔不变集原理计算最大不变集也会变得较为复杂。这一部分将在此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双线性控制系统的李亚普诺夫反馈控制设计方法研究单自旋1/2系统的反馈控制问题,并通过拉塞尔不变集原理计算出了某些难以进行渐近跟踪的初始点。
第二部分:研究了多自旋1/2系统伴随与反伴随算子的矩阵表示和这些矩阵的计算问题。首先引入了一个多下标变换映射,可建立空间gl(2,C)~((?)n)的元到空间gl(2~n,C)的元之间的联系。基于这个映射定义了作用于gl(2,C)~((?)n)上的伴随与反伴随算子的矩阵表示。利用张量积矩阵李括号的一个结果得到了计算多自旋1/2系统伴随与反伴随算子矩阵表示的公式。这些结果不仅揭示出了作用于gl(2,C)~((?)n)到gl(2~n,C)伴随与反伴随算子矩阵表示与作用于gl(2,C)到gl(2,C)伴随与反伴随算子矩阵表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提供了计算多自旋1/2系统伴随与反伴随算子矩阵表示的算法。最后通过一些例子验证了这些算法。
第三部分:研究了利用矩阵adλ_(i_1i_2),i_1,i_2∈I4来描述双自旋1/2系统的动态行为问题。引入了可分别被视为密度算子ρ和哈密顿H在基{λ_(j_1j_2)}j_1,j_2∈I4下的坐标?和h。利用坐标?和h,密度算子方程(即Liouville-von Neumann方程)可被变换为坐标微分方程。由此可以得到密度算子坐标的动态行为可完全由e, h和双自旋1/2系统伴随算子adλ_(j_1j_2_(·)的矩阵表示{adλ_(j_1j_2)}j_1,j_2∈I4进行刻画;并且矩阵{adλ_(j_1j_2)}j_1,j_2∈I4在描述密度算子坐标?的动态时具有关键作用。基于得出的坐标微分方程,有关双自旋1/2系统的控制和滤波问题就可以在非线性系统理论的框架内进行研究。
|
|
|
|
1 |
王宏,沈岭,岳红;具有线性输出结构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J];应用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
2 |
苗原,李春文,胡世文;二维齐次高阶临界系统的稳定性判别算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7年03期 |
3 |
刘玉忠,张霄力,孙洪飞,赵军;非线性开关系统二次稳定的一个凸组合条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4 |
张天平;基于积分型李亚普诺夫函数的直接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J];自动化学报;2003年06期 |
5 |
杨麟祥;岳继光;张晓云;;切换型混杂系统的建模仿真与稳定性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09期 |
6 |
张天平;基于一种修改的李亚普诺夫函数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J];自动化学报;2002年01期 |
7 |
佟绍成,柴天佑;非线性系统的直接自适应输出反馈监督模糊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4年03期 |
8 |
张军,王传礼,许贤良;机械控制系统非线性稳定性的若干方法研究[J];煤矿机械;2003年05期 |
9 |
姜英华,朱延枫;基于观测器的单输入单输出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10 |
关新平,华长春,唐英干;一类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无源化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1年05期 |
11 |
于建江,顾海军;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案的改进[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2 |
魏春玲;武玉强;;不确定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输出机动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03期 |
13 |
唐洁;陈小惠;;基于动平衡状态理论的反馈线性化直接方法的改进[J];电子测试;2008年06期 |
14 |
杜贞斌;陈为胜;;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多时滞系统的直接自适应模糊跟踪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9年09期 |
15 |
杨洪金;井元伟;肇和平;;非线性系统观测器的设计:LMI方法[J];信息与控制;2011年04期 |
16 |
程代展,秦化淑;非线性系统的几何方法(上)——几何方法与几何基础[J];控制理论与应用;1987年01期 |
17 |
胡俊杰;;混杂群集网络的稳定性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年12期 |
18 |
李爱军
,王新民
,刘惠英
,吕A;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自适应逆控制[J];测控技术;2002年11期 |
19 |
年漪蓓,高国琴;基于后推设计的锅炉液位控制[J];控制工程;2005年01期 |
20 |
黄轶,刘俊清,林春丽,何希勤;一类非线性系统综合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J];控制工程;2005年S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