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氯功能单体及功能复合膜的制备
【摘要】:
为了获得抗氧化性更加优异的功能复合膜,采用新的带有磺酰氯基团的功能单体合成复合膜,从而提高膜的抗氯化能力,并对原有的膜材料如聚乙烯醇和聚醚砜进行改性来提高成膜后性能。首先制备了功能单体5-氯磺酰异酞酰氯(CSIC),其结构由红外光谱(FT-IR)验证确定,熔点仪及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其熔点和纯度。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底物配比等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了制备单体的最佳工艺条件。其次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磺酰胺反渗透膜和聚哌嗪(PIP)磺酰胺纳滤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谱(EDS)、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膜结构和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对截留率、水通量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IC膜的水通量较TMC/PIP膜有较大的提高,CSIC膜的耐氯性优于TMC/PIP复合膜。最后利用涂覆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缩糠醛(PVFu)纳滤膜和磺化度可控的磺化聚醚砜(SPES)功能纳滤膜。用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膜的结构;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膜的表面和断面形貌;用原子粒显微镜(AFM)观察了膜表面的粗糙度;用动态活性氯测试法测试两种膜的耐氯性。结果表明,PVFu纳滤膜和SPES纳滤膜的耐氯性都很好,在有效氯浸泡时间为10000ppm·h时,PVFu膜的截留基本保持不变;SPES膜的截留下降幅度较小。
|
|
|
|
1 |
张裕卿,丁健,王榕树;聚砜-Al_2O_3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
2 |
李宏建,彭景翠,颜永红,向建南;多孔硅镶嵌正丁胺/激光染料复合膜的荧光谱[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05期 |
3 |
;“双鹤”投产非PVC复合膜软袋[J];聚氯乙烯;2001年02期 |
4 |
孟波,谭小耀,杨乃涛,张宝砚;聚乙烯二甲基硅氧烷-聚偏氟乙烯复合分离膜的性能[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
5 |
冯炳康;伍艳辉;李佟茗;;渗透蒸发用有机—无机复合膜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05年12期 |
6 |
朱祖芳;;日中即将联合提出铝阳极氧化复合膜国际标准提案[J];材料保护;2006年06期 |
7 |
谢允斌;黄美荣;李新贵;;多功能性聚吡咯复合膜[J];化学进展;2006年12期 |
8 |
罗明;;二氧化钛光催化复合膜材料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9 |
文秀松;;复合膜专委会 抓培训,订标准,落实市场准入制[J];国外塑料;2008年04期 |
10 |
张晔;胡江华;;铁氧体基材上磁控溅射可焊性薄膜[J];新技术新工艺;2008年08期 |
11 |
黄美荣;李新贵;巩前程;;聚苯胺与聚乙烯醇的原位复合膜及电色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1期 |
12 |
马浩;郑长青;李毅群;;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0年02期 |
13 |
;致密复合膜钛白粉成安徽未来重点技术[J];中国粉体工业;2009年05期 |
14 |
鲁学仁,高从阶;复合型RUF膜的初步研究[J];水处理技术;1992年06期 |
15 |
李雪辉,王乐夫,庄礼秋;PVA/PAN 渗透汽化复合膜的制备与分离性能研究(Ⅰ)——膜制备及处理条件的选择[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9期 |
16 |
刘建,赵宁阳,黄锦辉,李祥,朱国战;硬脂酸-海藻酸钠复合薄膜调料包装袋的研究[J];食品科学;1999年06期 |
17 |
张学惠,谭灿荣;电泳涂漆铝合金型材复合膜性能检测[J];铝加工;2001年03期 |
18 |
杜宏伟,孔瑛,史德青,文玲;PI/TiO_2纳米复合膜的H_2/CH_4和H_2/N_2分离性能[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19 |
黎明庆,周长忍;滤纸增强壳聚糖膜的拉伸性能[J];暨南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20 |
陈俣杉;医药软包装用复合膜热封制袋工艺研究[J];印刷杂志;2005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