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二取代苯基-S-四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3,6—二取代苯基—S—四嗪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合成了一系列S—四嗪类衍生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质谱和元素分析及X—光晶体结构测定确证化合物结构。
酰氯或醛与取代肼反应,再经氯化制得后不同的N—取代基—α-氯代取代苯腙衍生物与三乙胺作用,得到目标产物:(1)摸索成功通过N—甲酸甲酯—α-氯代苯腙衍生物,合成了2个3,6—二取代苯基—1,4—二氢—S—四嗪—1,4—二甲酸甲酯,打通了合成1,4—位甲酸甲酯的路线。(2)通过N—取代苯基—α-氯代苯腙衍生物合成了6个3,6—二取代苯基—1,4—二氢—S—四嗪—1,4—二取代苯基化合物,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3)通过N—取代苯磺酰基—α-氯代苯腙衍生物合成了7个3,6—二取代苯基—1,4—二氢—S—四嗪—1,4—二取代苯砜基化合物,其中5个为新化合物,并通过晶体结构分析证明化合物结构与命名相符。新化合物分别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结构。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对上述化合物进行体外小鼠白血病细胞P—388和人肺癌细胞A—549抗癌活性的测定。但这此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并不理想,只有在高浓度时有一定的抗肿瘤抑制作用。
|
|
|
|
1 |
谢明进,刘伟平,杨懿昆,普绍平,李玲,杨丽川,陈植和;有机羧酸氧钒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糖尿病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年03期 |
2 |
张英锋,李长江,包富山;共轭亚油酸的结构、生理功能及来源[J];化学教育;2005年10期 |
3 |
卢秀莲;燕娟;张琳;;钌(Ⅱ)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4 |
上官国强,张树功,倪嘉缵;Ge—132衍生物合成结构及生物活性的研究(Ⅰ)[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
5 |
仇国苏;;莽草酸与禽流感治疗药——达菲[J];化学教育;2006年02期 |
6 |
王丽;蒋宗勇;林映才;马现永;蒋守群;;环腺苷酸(cAMP)及其抗病生物学作用[J];饲料工业;2009年07期 |
7 |
谭宝斌;林桂亭;高佃军;冯增立;王中;李春龙;;分类溶解法对泌尿系结石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J];潍坊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
8 |
张晓梅,熊嘉聪,朱鹰,闭光育,雷闽昆;金诺芬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及熔点的研究[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1年06期 |
9 |
张文;李军勇;蓝平;孙平华;王英;叶文才;陈卫民;;一叶萩生物碱的合成和生物活性(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1年03期 |
10 |
王宾;潘显道;刘红岩;杨晶;吕昭云;赵敬华;;硫代秋水仙碱衍生物的合成和抗肿瘤活性(英文)[J];药学学报;2006年11期 |
11 |
周双生;程俊;贾勇;谢复新;;新型铂(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J];化学试剂;2007年06期 |
12 |
郭维;吴勇权;郑绿茵;范小林;;聚乙二醇基双氢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8年01期 |
13 |
杨锐生;郭建敏;王钦;;芳香醛肟氧基乙酸的合成[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14 |
陈宝珍;俞雄;金育歧;雷兴翰;;N~1-(4-取代氨基-6-甲基-2-嘧啶基)-N~3-(对氯苯基)胍类的合成及其抗丝虫作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7年05期 |
15 |
姜建华,昝加禄,赵川兰;谈系统论对教育技术学的影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年03期 |
16 |
隋丽丽;牛淑云;;d-f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研究概况[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7 |
赵正言;湖州市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4年03期 |
18 |
严淑玲,黄为一,王世梅,武济民;吸水链霉菌NND-52菌株胞内抗生素M1分离、纯化及结构确定[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1年03期 |
19 |
蒋东方,杨超敏,耿文奎,葛宪民,黄跃国;广西职业病防治队伍结构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02年04期 |
20 |
钱林溪;肝细胞生长因子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3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