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同调连续性的语音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
语音识别技术目前尚处在实验研究阶段,在预处理,端点检测以及模式识别等方面均存在局限性。传统的实验方法在数据库较少的情况下无法满足设计的需要,因此机器学习无法与人的个体学习相媲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着重研究在小样本的情况下,进行语音识别的研究,力求使得计算机应用能够模拟人的认知程度,以帮助机器智能化开发的研究。
本文依据仿生模式识别理论,通过对流形学习的研究,从几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同调连续性原理。定义了高维空间中子空间的一些基本概念,给出了子流形之间的关系以及测地距离的定义,依据同调连续原理的有关性质给出了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同调连续性的流形学习方法,并将其运用在连续数字语音识别当中。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与HMM方法相比较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对少量样本进行训练的情况下,本文所用方法的识别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HMM方法。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多,两种方法的识别率之间的差距在慢慢减小,当样本数量趋近很大时,它们的识别率都会渐渐逼近100%,而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同调连续性的语音识别方法的识别率一直高于HMM模型方法的识别率,这是因为该流形学习的方法描述的是语音在高维空间的形态分布,而HMM模型方法却仅仅是一种概率分布,其精确程度自然不如前者。
|
|
|
|
1 |
程庆祥;;语音识别电路简介[J];家电科技;1990年02期 |
2 |
张连海,韩华,王炳锡;过零周期转移概率矩阵语音识别方法的改进[J];信息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3 |
闫守华;语音控制系统的研制[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4 |
李晓霞,王东木,李雪耀;语音识别技术评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9年10期 |
5 |
李虎生,刘加,刘润生;利用多层感知机映射提高不匹配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性能[J];电路与系统学报;1999年04期 |
6 |
陈海英,于金辉;利用语音识别进行信息检索[J];情报学报;2003年01期 |
7 |
刘占军;;我的Word更“听话”[J];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10年10期 |
8 |
赵显富;;译者的话[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1985年04期 |
9 |
张忠平;文成义;;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汉语语音识别的研究[J];电声技术;1992年09期 |
10 |
战普明,王作英,陆大 ;语音识别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改进[J];电子学报;1994年01期 |
11 |
戎月莉;语音识别的二值化时频图型模糊匹配法[J];应用声学;1994年05期 |
12 |
姚萝姑;有限词汇、特定人、商品化的英语语音识别系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
13 |
David Haskin
,贾树山;DragonDictate使语音识别迈上新台阶[J];个人电脑;1996年09期 |
14 |
吴少军 ,张维平 ,沈永福;新型语音识别电路AP7003及其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1年07期 |
15 |
徐金甫,韦岗,梁树雄;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带噪语音识别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6 |
刘芝;;语音识控 走向应用[J];科技潮;2001年07期 |
17 |
张会清,于洪珍;语音识别及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9期 |
18 |
唐昌文;一种孤立字语音识别的新方法[J];通信技术;2002年08期 |
19 |
李远志,李浮滨;语音技术在信息产业的应用展望[J];现代情报;2003年04期 |
20 |
张杰;告别键盘、鼠标 与计算机人性化交流[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4年3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