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密度对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精馏分离性能的影响
【摘要】:膜接触器是一种分离效率高、操作范围广、气液两相可独立控制、可直接线性放大的新型分离设备。膜接触器的结构及其传质学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科学研究的热点。
本课题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采用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作为精馏装置的填料分离甲醇/水体系,组成了4.7%、9.5%、19%三种不同填充密度的膜接触器组件,以重点考查膜接触器组件填充密度的变化对其分离性能和过程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在填充密度范围为4.7-19%时均可在远离常规填料液泛线以上的气速范围操作。填充密度为4.7%和19%时精馏分离的效果要高于填充密度为9.5%时。低填充密度下,壳程的Sherwood数理论值大于实验值;填充密度较高时,实验值则大于理论值。高Reynolds数有利于接触器壳程的传质,同时,低填充密度时的Sherwood数高于高填充密度时的Sherwood数。随着F因子的逐步增大,壳程气相传质阻力和液相传质阻力都随之变小,且组器的填充密度愈高,气相传质阻力愈大。液相传质阻力在整个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新型膜接触器的气相总传质系数K_G值随膜接触器组器填充密度的增大而减少,最大可达391.84×10~(-5)m/s
|
|
|
|
1 |
任丹萍;段谟华;张国亮;孟琴;杨志宏;吴景;;填充密度对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精馏过程壳程传质的影响[J];化工学报;2009年09期 |
2 |
孙海敏;张国亮;刘飞妮;杨阿三;孟琴;;对中空纤维膜接触器空间结构的分析与探讨[J];膜科学与技术;2008年04期 |
3 |
范尚武,徐永东,张立同,成来飞;振动频率和振动时间对粉料填充密度的影响[J];耐火材料;2005年02期 |
4 |
丁卫平,何立群,赵刚,高大勇;中空纤维透析器中纤维管填充密度对传质影响的数值模拟[J];化工学报;2004年03期 |
5 |
雷叶,杨毅夫,何莉萍,陈宗璋,余刚,李素芳,许检红;固液空间比对粘结式Ni(OH)_2电极放电行为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10期 |
6 |
张晓光;丁卫平;赵刚;杨基明;高大勇;;中空纤维管随机分布时透析器内的管外传质[J];化工学报;2006年12期 |
7 |
刘成宝;陈志刚;刘曦;;应用膨胀石墨动态吸附处理油田污水[J];水处理技术;2007年05期 |
8 |
刘涛;李昌烽;邵霞;丁卫平;何立群;;中空纤维透析器管外传质系数的计算[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
9 |
秦志钰;容幸福;;复摆腭式破碎机破碎腔内物料流动状态的分析[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10 |
赵惠忠;张敏;刘震炎;马晓东;张波;;基于13X沸石的新型制冷复合吸附剂性能[J];化工学报;2007年05期 |
11 |
刘涛;李昌烽;邵霞;丁卫平;何立群;;中空纤维管随机分布下透析器的管外传质特性[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12 |
张卫风;方梦祥;晏水平;王金莲;骆仲泱;岑可法;;不同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烟气中CO_2的性能比较[J];动力工程;2007年04期 |
13 |
张晓光;丁卫平;赵刚;杨基明;高大勇;;透析器中随机分布纤维管表面定浓度时传质模拟[J];膜科学与技术;2008年01期 |
14 |
万新水;朱振中;王志良;吴海星;孙宏辉;;直链饱和一元醇膜吸收法处理高浓度甲醛废气[J];膜科学与技术;2010年05期 |
15 |
朱万章;;粒度与最佳填充[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1992年04期 |
16 |
龚福忠;马培华;刘力恒;罗艳;张丽梅;;微乳液体系(OP-7+OP-4)/苯甲醇/D2EHPA/煤油/盐酸的增溶性能及其对钕的膜萃取[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7年03期 |
17 |
张海光;范怡平;李汝新;卢春喜;;纤维膜萃取分离器内两相流动、传质特性的研究——进料顺序的影响[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
18 |
冯学诚;;在高温高压下CO_2-NH_3-Urea-H_2O物系的平衡 Ⅱ,2NH_3对CO_2填充度克分子比率中的汽液平衡[J];化工设计;1974年02期 |
19 |
张海光;范怡平;李汝新;卢春喜;;纤维膜萃取分离器内两相流动、传质特性的研究——液体黏度的影响[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
20 |
李汝新;张海光;范怡平;尤明扬;卢春喜;;纤维膜萃取分离器内二相传质特性及工业应用[J];化学工程;201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