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
【摘要】:
教师职前培养、进入全职教学到随后的继续学习应当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的中间阶段被称为“导入期”(induction period)或入职期。从学生经由新手教师阶段,继而成为专家型教师并非平坦的过渡。20世纪80年代在教师专业化运动深入的影响下,许多国家开始引入“导入方案”(induction program)来支持新手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国于90年代初,提出了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的问题。许多师范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了有意的尝试,但这是一项新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缺乏经验,入职教育在实践中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各校实践经验的介绍和总结的层面上,缺乏理论研究。对我国入职教育的总体实施状况,缺乏系统、全面、深入的了解,难以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开拓性的思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加强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十分必要。
本文研究了新教师入职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理论依据,介绍了世界几个主要国家入职教育的实践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获得的资料,对我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状况,作了深入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入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的改进措施。
论文分四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入职教育产生的时代背景,阐发研究的意义,解释相关的概念,介绍本文研究的方法。
第二部分:入职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照。本文认为终身教育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和教师知识结构理论可作为入职教育的理论支撑,国外入职教育的实践经验可作为我国开展此项工作的实践参照。
第三部分:我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现状分析。主要从对入职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入职教育的形式、内容、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的状况,新教师的工作量、试用期培训考核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改进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对策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入职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