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职学生幸福感为导向的班级管理实践研究
【摘要】:幸福已经成为中国各级政府的核心发展目标。如何从班级管理层面探索提升中职生幸福感的路径,让幸福不仅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更浸润滲透于教育的过程之中,这己成为当下中职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有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中职生幸福感研究现状和国内外中职班级管理研究现状;对中职生、幸福感和中职生的幸福感进行了概念界定并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马斯洛需求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及积极心理学;并分析了这些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第三部分笔者改编了苗元江教授编制的《综合幸福问卷》量表,从班级目标管理、班级学习管理、班级活动管理、家校联系及班级日常管理五个维度,按管理情况对SX市职教中心1000名中职学生进行分类,调查班级管理各维度对中职生的幸福指数和中职生幸福感九个维度平均分的影响。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SX市职教中心的学生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下,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班级目标管理中的班级愿景管理和学生个人规划指导、班级学习管理中的学习策略指导、班级活动管理中的志愿服务活动情况和文体活动情况、家校联系中对亲子关系建设的关注情况、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班级环境管理、学生班级事务参与度、学生评价标准、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和幸福教育情况都对中职生幸福感有影响。第四部分基于调查和访谈情况,分析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不能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原因:1)班级缺少共同愿景2)班级管理很少对学生进行个人规划指导3)班级管理不重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4)班级管理中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5)家校联系中学生亲子关系建设被忽略6)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归属感被忽略7)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被边缘化8)班级管理中幸福教育缺失。第五部分,针对第四部分的原因分析,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在班级管理中提升学生幸福感的策略:1)打造班级共同愿景2)引导学生做好个人规划3)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4)提高班级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5)重视学生亲子关系的建设6)增强学生班级归属感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8)增设幸福教育。第六部分是结束语,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