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诗歌研究
【摘要】:范仲淹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对于这位北宋名臣,研究者对其诗歌关注较少。本文以范仲淹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诗歌理论、思想内容、艺术个性及其对宋诗发展的贡献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范仲淹的诗歌理论。其诗歌理论主要有诗歌意气论、诗教观、质文互救论、风格论等四个方面,尤其是其“质文互救论”对宋代文学在平易晓畅的道路上前进及宋代诗歌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章,主要论述范仲淹诗歌的思想内容。他的诗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章按照内容把范仲淹的诗歌分为四部分进行探讨:抒发君明臣贤、国泰民安的政治理想,对现实民生的关怀,寄情山水的达观精神以及咏物诗。范仲淹的诗歌继承了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创作的优良传统,顺应了诗文革新的历史潮流,为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三章,探讨范仲淹诗歌的艺术风貌。范仲淹诗歌风格多样,尤为突出的是其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范仲淹的诗歌以文为诗的倾向明显,主要表现为其诗歌喜用助词、介词,以散文句法入诗,使用散文章法等三个方面;范仲淹诗歌重议论,能将叙事、议论、抒情有机结合,范仲淹诗歌还喜用叠字。总之,范仲淹的诗歌富有创新精神,艺术个性颇为鲜明。
第四章,探析范仲淹对宋诗发展所起的作用。范仲淹运用政治力量,来推动诗文革新运动;其诗歌在内容、题材、艺术风貌等方面,都为宋诗的发展开拓了一定的空间。因此从宋诗发展的历程看,他的诗是不应被忽视的。
最后为余论,这部分主要分析范仲淹诗歌不为后人重视的原因。范仲淹更多地是作为一名政治家出入于文学界,其诗名为政名所掩;再加上他是个过渡诗人,特色不是很明显,因此容易被人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