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锡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液相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锡,利用氯金酸还原制备纳米金溶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两种碳糊修饰电极:二氧化锡修饰碳糊电极、二氧化锡和纳米金混合修饰碳糊电极。将制备的两种修饰电极用于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检测研究,得到满意结果。
1、利用二氧化锡修饰碳糊电极开展过氧化氢的检测。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流-时间曲线法对H2O2进行测定。研究了磷酸缓冲溶液的pH值,二氧化锡修饰含量等因素对该修饰电极测定H2O2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pH=5.7,SnO2与石墨的质量比为1:5)下,H2O2检测线性范围在1.0×10-5-2.19×10-3mol/L内,还原峰电流与H2O2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10-6mol/L(S/N=3)。该传感器具有制备简易、成本低廉、响应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纳米金具有纳米结构表面效应,并且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固载酶的同时,能保持其生物活性;纳米二氧化锡具有很强的催化性,将两种纳米粒子混合制备碳糊电极,然后在电极上滴加葡萄糖氧化酶,研制葡萄糖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溶解氧、纳米金粒径、纳米金含量、二氧化锡含量以及pH值大小对葡萄糖传感器响应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pH=5.5,Sn02含量2%,5ml6nm金)下,葡萄糖的检测线性范围为4×10-5--8×10-4mol/L(R=0.997),检测限为2×10-5mol/L(S/N=3)。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锡的加入,可提高修饰电极对葡萄糖的检测灵敏度,提高检出极限。
|
|
|
|
1 |
魏培海,李关宾,陈立仁;NO_2~-的芯片毛细管电泳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检测[J];色谱;2005年03期 |
2 |
匡云飞;邹建陵;李薇;杨颖群;;5-溴水杨醛甘氨酸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微量Cu~(2+)的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3 |
刘传银,胡军福,李新民,陆光汉;酞菁铁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抗坏血酸的研究与应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4 |
张海丽,叶永康,徐斌;辛可宁修饰碳糊电极的应用研究——铋的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00年02期 |
5 |
姚秉华;张磊;赵青;庞秀芬;王骋;;杀草强在纳米SiO_2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J];分析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
6 |
张海丽,叶永康,徐斌;α-苯偶酰二肟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对合成水样中铜的测定[J];分析试验室;1999年05期 |
7 |
卢小泉,张焱,康敬万,王志华,朱开梅,杨军;分析化学中的化学修饰碳糊电极[J];分析测试学报;2001年04期 |
8 |
匡云飞;邹建陵;马利芝;冯泳兰;邓培红;;1,10-邻菲啰啉-5,6-二酮修饰碳糊电极测定水中镉[J];分析化学;2008年01期 |
9 |
王国顺,彭图治,沈报恩,瞿丽曼,朱沛林;锂皂石修饰碳糊电极测定痕量铜的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1993年06期 |
10 |
杨春海,黄文胜,张升辉;钠型蒙脱石修饰碳糊电极测定微量的铜离子[J];分析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
11 |
黄文胜;刘应煊;杨涛;尹诗涛;;2-硝基苯酚在蒙脱石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2 |
王胤,杨功俊,冷宗周,俞斌;用聚吡咯修饰碳糊电极测定食盐中碘[J];分析测试学报;1999年04期 |
13 |
韩丽;;丁二酮肟修饰碳糊电极的制备及对Cu(Ⅱ)的测定[J];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02期 |
14 |
张海丽,周兴旺;1-(4-偶氮苯基苯)-3-丙基-三氮烯键合硅胶修饰碳糊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饲料中镉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年01期 |
15 |
汪振辉,刘建允,董文举,周漱萍;水杨醛肟修饰碳糊电极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钯(Ⅱ)的研究[J];分析试验室;2000年04期 |
16 |
匡云飞;邹建陵;朱云芳;冯泳兰;彭运林;莫运春;邓培红;;Co-piny-CMCPE对对苯二酚的电催化作用及测定[J];化学试剂;2009年06期 |
17 |
陈敬华;张静;庄茜;郑艳洁;林新华;;岩白菜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08年04期 |
18 |
邬建敏;对硝基苯甲酰甲苯胺蓝修饰碳糊电极检测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J];分析化学;2001年01期 |
19 |
杨春海,李国祥,胡卫兵;漆酚高分子树脂在电化学测定铜中的应用[J];化工科技;2003年01期 |
20 |
王亚珍;;甲巯咪唑基于血红素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