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完善
【摘要】: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民办高校已经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教育为民的重要职责。在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民办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民办高校学生处分权的性质等存在不确定和争议。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学生处分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山东英才学院等民办高校现行的处分制度进行分析,认为民办高校目前的学生纪律处分中存在着处分依据存在质疑,处分条款不明确,处分制度制定的随意性强,处分文件制定缺乏学生参与,处分救济途径不畅,后续教育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民办高校制定处分制度缺乏明确的依据和标准,二是学校管理者偏离了处分制度制定的教育目的,三是缺乏保护学生权利的意识。本文将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民办高校处分制度、建立学生民主参与途径、坚持程序正当、完善处分解除制度等方面论述民办高校学生处分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希望对于完善民办高校的处分制度有所启示。本文共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一、绪论:在绪论中提出了民办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介绍了目前国内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研究现状。二、相关的概念和理论:首先从从办学主体、经费来源、办学对象三个方面对民办高校进行了定义;从处分依据、处分目的、处分对象、处分后果四个方面界定了高校学生处分权。接着阐述了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民办高校与学生关系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了民办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三、民办高校学生处分制度的现状。此章主要运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四所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生处分制度制定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处分制度问题存在的原因。四、民办高校处分制度的完善措施。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处分制度进行完善:首先应将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区分开来,建立符合民办高校性质和发展规律的处分制度:其次要规范学校处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再次要建立学生权利机构;坚持处分程序正当原则;重点分析了如何构建处分解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