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吡啶配体及配合物合成及性质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摘要】:双光子吸收材料可用于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三维光信息存储、光学微加工以及光动力学治疗和激光上转换材料等方面,是非线性光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在大量调查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根据强双光子吸收的结构特点,设计和合成一系列新型的吡啶类衍生物,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他们的光学性质。
本文分四章:
第一章,综述了双光子吸收材料和量子化学的研究状况,总结了具有强双光子吸收材料的结构特点,探索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阐明理论计算对实验工作的指导作用。
第二章,吡啶类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共合成了25种化合物,其中目标产物15种。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质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等表征。得到一种化合物的单晶。
第三章,系统研究了这一系列化合物的光学性质,研究了他们的电子吸收光谱,单光子荧光以及溶剂效应。并用Z-扫描测定双光子吸收截面。
第四章,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他们的光学性质,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有着良好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能很好地证实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从而证明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准确性。
总之,本文的工作为进行强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分子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
|
|
|
1 |
龙翔云,汪凤珍,王淀佐;方铅矿表面的电子结构、氧化及浮选机理研究[J];有色金属;1992年04期 |
2 |
宁正祥,谭龙飞;量子化学在食品防腐剂构效关系中的应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5年02期 |
3 |
陈建华,冯其明,卢毅屏;浮选药剂的量子化学研究[J];有色金属;1999年01期 |
4 |
刘祥;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烷基糖苷的反应机理[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5 |
杨志林,胡建强,李秀燕,周海光,田中群;银纳米棒光学性质的离散偶极近似计算[J];化学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
6 |
张士国,杨频;尿嘧啶-BH_3复合物构型与性质的MP2理论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
7 |
赵前信;邓杰;贾定先;张勇;戴洁;;有机杂化锑硒化合物的溶剂热合成与晶体结构[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年07期 |
8 |
程云峰;龙翔云;曹艳军;;计算化学的应用[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年04期 |
9 |
许丽梅;林秋惠;林结华;;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模板的构筑及表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0 |
王琰;侯延冰;唐爱伟;封宾;李妍;滕枫;;不同稳定剂对水溶性CdTe纳米晶光学性质的影响[J];发光学报;2008年01期 |
11 |
曲艳东;李晓杰;赵铮;欧阳欣;;爆轰和燃烧法合成SrAl_2O_4:Eu~(2+),Dy~(3+)纳米发光粉(英文)[J];高压物理学报;2008年02期 |
12 |
高德;张祥麟;郑国栋;曹锡章;;辅酶B12模型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纯电子效应的轴向苄基类水溶性辅酶B12模型化合物[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
13 |
张华北,胡常伟,田安民;CO在Ni/TiO_2上的吸附成键及活化解离的量子化学研究[J];分子催化;1994年01期 |
14 |
张慧心;“八·五”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量子化学与非平衡态统计理论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中期研究取得可喜进展[J];物理化学学报;1995年03期 |
15 |
叶世勇,沈良骏;二苯醚两端苯环取向的量子化学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6年03期 |
16 |
毕刚;异喹啉及羟基、羧基衍生物缓蚀作用的量子化学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2年01期 |
17 |
曹阳,吕春绪,蔡春,蔡敏敏,李斌栋;现代量子化学在染料工业中的应用——量子化学对染料分子结构、性质和反应的研究[J];染料工业;2002年02期 |
18 |
张敬来,苗体方,朱蕾;2-三氰基乙烯基蒽及其旋转异构体的量子化学研究[J];化学研究;2002年02期 |
19 |
徐伯华,梁晓琴;4种乙酰氧基对-2-苯乙烯基对苯并噻唑荧光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20 |
陈志敏,邝代治,冯泳兰;{H[Cu(trans-Hcydta)]·2Bzim·1.5H_2O·0.5MeOH·HClO_4}的合成、结构和量子化学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