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中Portevin-Le Chatelier效应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摘要】:Portevin-Le Chatelier(PLC)效应是指在一定的应变率和温度范围内,许多工程材料中会出现的一种不规则的塑性流动。其表现为连续的应力-时间曲线上的锯齿形起伏和应变-时间曲线上的阶梯状上升。而在空间上,这种不规则的塑性流动导致了应变局域化现象,表现为在试件表面上出现的静止的、跳跃的或连续传播的局部变形带。PLC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多尺度效应问题,长期得到学术界的重视。通常都认为微观上溶质原子和可动位错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该塑性失稳现象的发生,即动态应变时效。铝合金材料具有的较高的强度重量比使得其非常适合应用于汽车工业中。但铝合金在室温变形时就会发生PLC效应,这导致试件上几何扰动的增加以及颈缩应变的减小,从而会导致材料可成形性下降,制约了其在汽车部件中的使用。所以,开展铝合金PLC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工业应用价值。
在溶质原子含量高于极限溶解度的合金材料中,多余的溶质原子将以析出相的形式存在。本文首先研究了在相同退火热处理条件下,不同析出相含量的两种铝镁合金5456和5052在不同加载应变率下的PLC效应。研究发现,析出相的存在增强了对可动位错的阻碍作用,析出相含量越大,对PLC效应产生影响越显著。
其次,通过对5456和5052两种铝镁合金在相同的温度下保温时效不同的时间,使得溶质原子含量与析出相的含量同时发生变化。在相同的加载应变率下研究了溶质原子和析出相含量的变化对铝镁合金中的PLC效应所产生的影响,并比较了同样的实验条件下的2024铝铜合金中的溶质原子和析出相含量的变化对PLC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铝镁合金中,析出相含量的增加弥补了由于溶质原子的减少所带来的影响,溶质原子和析出相在PLC效应中所起到的作用相等。而在铝铜合金中,PLC效应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溶质原子,析出相并未能弥补铜溶质原子含量减少所带来的影响。
根据动态应变时效理论,通过施加不同的预变形,造成5456铝镁合金中的初始位错密度发生改变,研究了不同的位错密度对PLC效应产生的影响。研究中发现预变形对PLC效应的影响显著,而且随着预变形量的增加,临界应变出现反常的变化。
最后在预变形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沿着试件的不同的方向进行的拉伸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晶粒取向对PLC效应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临界应变之外,各方向拉伸曲线上未见明显的区别,表现出各向同性。
理论研究方面,基于动态应变时效过程中的热激活机制,综合考虑了溶质原子与位错的相互作用,位错与位错的相互作用以及伴随PLC效应的试件表面温度变化的影响,建立了一个宏观唯象模型。结合热传导方程,将该模型用于5456铝镁合金中,伴随着PLC效应出现的锯齿形屈服现象以及试件表面出现的温度变化现象的模拟研究中,很好的再现了红外测温实验中所观察到的PLC效应。由于模型中考虑了弹性变形的影响,PLC带出现时带外的弹性收缩现象也得到了很好的再现。模拟结果表明,相关的模型参数是率相关的,并且试件本身的温升对流动应力产生的影响很小。
|
|
|
|
1 |
张耀卿;芯棒与预变形工艺在小型手动弯管机上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1999年01期 |
2 |
董智勇;;压塑机刀片的预变形淬火[J];机械工人.热加工;1985年06期 |
3 |
谭澄宇;梁叔全;郑子樵;;预变形对含Sc铝锂合金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5期 |
4 |
谢辉,许丽君,袁中岳,郑红星,郭学锋;预变形及液固两相区等温处理对ZA27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1年01期 |
5 |
于学勇,李宁,胥永刚,董守军,邱绍宇,邹红;预变形量对Fe-14.04Mn-0.22C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4年10期 |
6 |
李宁,黄姝珂,莫华强,胥永刚;预变形量和热与应变循环对CuZnAl合金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3期 |
7 |
李东升;李雪峰;周贤宾;;汽车板材烘烤硬化特性的研究[J];金属成形工艺;2001年02期 |
8 |
滕劲;李宁;文玉华;黄姝珂;丁胜;;预变形对FeMnCr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J];铸造技术;2008年04期 |
9 |
张家振;马志新;李德富;;预变形对Mg-Gd-Y-Zr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2008年04期 |
10 |
刘晓鹏,金伟,孟长功,曹名洲,杨大智;预变形对TiNi薄膜相变行为的影响[J];金属学报;2001年06期 |
11 |
张胤彦;唐金权;郭爱民;袁泽喜;;预变形对超低碳贝氏体钢中ε-Cu析出行为的影响[J];特殊钢;2006年01期 |
12 |
刘鑫刚;聂绍珉;任运来;;预变形高温扩散对合金元素分布和组织的影响[J];塑性工程学报;2007年06期 |
13 |
李慧中;李洲;梁霄鹏;郭菲菲;孙风蔚;;预变形对Al-Cu-Mn-Mg-Ag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航空材料学报;2009年02期 |
14 |
冷文兵;袁鸽成;路浩东;;5083铝合金慢应变速率拉伸下的应力腐蚀行为[J];腐蚀与防护;2009年11期 |
15 |
宋振亚;孙巧艳;肖林;孙军;葛鹏;;预变形对TB3合金时效析出行为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05期 |
16 |
王芝秀;李海;魏修宇;郑子樵;;预变形对2E12铝合金拉伸性能和疲劳寿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0年S1期 |
17 |
胡烈;;P1129午餐盒变形问题的解决[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2期 |
18 |
戴品强,刘声恒,戚怡群;Fe-Mn-Si基形状记忆合金的记忆性能[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
19 |
张胤彦;郭爱民;唐金权;袁泽喜;;ULCB钢中的冷变形与ε-Cu的脱熔行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20 |
江宇蓉;宋忠政;陈美宝;;预变形对X60管线钢拉伸性能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