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态的制备、应用及非局域性
【摘要】:
量子信息学已经成为过去二十年来兴起的最激动人心的科学进展之一。由量子信息学而新兴的技术发展,诸如量子密码、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等引起了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电子工程师等众多领域的专家的广泛关注。量子纠缠现象是量子力学独特的资源,是量子隐形传态、快速量子算法和量子纠错等效应中的关键因素,在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驾驭它的规律用途,寻求对它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正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本文正是致力于量子纠缠的制备、应用及非局域性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量子信息学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基于量子纠缠的重要应用。
第二章简单回顾关于量子纠缠的基本概念,包括量子纠缠的数学描述、两体纠缠判据和量子纠缠度。
第三章简要介绍几类常见的量子纠缠态及它们的性质和应用。
第四章,利用电荷奇偶性测量提出了在自由电子体系中实现量子隐形传态和基于纠缠交换的纠缠浓缩的线性光学方案。另外,利用费米子极化分束器、费米子单比特旋转和电荷奇偶性测量相结合的办法,可以确定性地产生一些典型的纠缠态,如GHZ态、W态、团簇态等。此方案是确定性的,成功概率为100%,无需以前线性光学方案中所需的联合Bell基测量。
第五章,基于电子和单模腔的相互作用,展示了如何制备团簇型纠缠相干态和N电子的W态。在该方案中,还进一步研究了团簇型纠缠相干态的非局域性质和腔一电子系统在含腔损耗下的时间演化特性。
第六章,详细阐述了GHZ实验最基本的内涵:一组非局域可观测量有一个公共本征态使得它们在这个态上的取值与用EPR的局域实在性给出的结论是矛盾的。众所周知,原始的GHZ-Mermin型的证明在局域酉等价下只有一种形式。研究表明,将若干个量子位视为整体并且构造新的类Pauli算符,得到一维晶格体系中四体团簇态和五体团簇态的GHZ实验分别存在8种和48种不同的形式.这种方法很容易推广到N体体系,我们继而研究与之对应的Bell算符,使得它只在N体团簇态上达到最大违背。因此,我们完整地构造一维晶格体系中N体团簇态的GHZ定理。
第七章给出结论和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
|
|
|
1 |
左战春,李媛,夏云杰;J-C模型中原子的自发辐射与量子纠缠态[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2 |
周卫东;利用纠缠催化作用辅助恢复纠缠态转化中丢失的量子纠缠[J];量子电子学报;2002年05期 |
3 |
汪威威;毕红梅;;两体量子态可分离性判据[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4 |
张广,李文博;四波混频和量子纠缠态[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5 |
程硕;李军利;乔从丰;;2×5×5纯态量子体系完全纠缠态的分类[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3期 |
6 |
蒲忠胜;杜晓芳;关秋云;;多模连续变量系统的可分性判据[J];甘肃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
7 |
周正威,郭光灿;量子信息讲座续讲 第三讲 量子纠缠态[J];物理;2000年11期 |
8 |
杨富社;王菊霞;;三体系统量子纠缠度特性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9 |
石晓燕;;关于“薛定谔猫”的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6期 |
10 |
史建新;陶平;;“薛定谔猫佯谬”与量子力学新进展[J];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
11 |
左战春,李媛,夏云杰;原子自发辐射中偶极矩的涨落与最大纠缠态的保持[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3年02期 |
12 |
周利玲;吴峰星;王炜路;李宏;周艳红;聂义友;;方势垒隧穿中的电子-空穴量子纠缠及其特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3 |
董新平;杨纲;;量子信息原理及其进展[J];许昌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14 |
王宝泉;量子纠缠态及其描述[J];德州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15 |
耿天明;量子纠缠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
16 |
修晓明;董莉;;连续变量的量子态受控超空间传送[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7 |
刘敏,黄永畅,李黎,索萌;四粒子纠缠的一般W态的退纠缠和W态的概率隐形传态[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18 |
郭光灿;;量子信息科学——一个令人惊奇的新兴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01期 |
19 |
黄永畅,刘敏;一般WGHZ态和它的退纠缠与概率隐形传态[J];物理学报;2005年10期 |
20 |
张茜;李福利;李宏荣;;基于双模压缩信道的双模高斯态量子隐形传态[J];物理学报;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