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多面体不确定时滞系统均方指数稳定性的研究
【摘要】:现代系统控制理论研究及其应用是自动控制、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的产物。这些理论一开始被应用到航天航空领域,然后被广泛应用到很多其他领域。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机的出现,现代系统控制方法已经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尤其是在航天航空、电力系统、工业工程及通讯工程等高科技领域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凸多面体不确定系统是现代控制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分支领域,过去几十年来,已经受到了众多学者相当大的关注,并且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由于应用上对系统的复杂程度要求越来越高。
近年来,众多学者也开始关注带有Markov切换的凸多面体不确定随机系统的稳定性。Markov跳变随机系统可以抽象为时间演化和事件驱动的两类动态机制,即由一系列基于Markov链有限模态集的系统随着时间的顺序递进和模态的随机转移切换而成。带有Markov的凸多面体不确定随机跳变系统常见于元件随机故障和维修、互联子系统、突发环境变化等模型中,因此有广泛的研究价值,在理论上更有新的问题有待解决。
针对一类带有Markov跳变参数的多面体不确定时滞系统,本学位论文在如下两个方面做出了研究:基于时滞依赖于模态的情形,研究一类带有Markov跳变的凸多面体不确定系统的均方指数稳定性,引入了基于Lyapunov泛函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得到系统在没有随机干扰的情形下达到均方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并且在Markov链遍历系统任意模态时,系统都具有均方指数稳定性能,数值算例分析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在考虑同时带有时变时滞和分布时滞情形下,研究了一类带有Markov跳变的凸多面体不确定系统的均方指数稳定性,通过构造Lyapunov-Krasovskii候选函数,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探讨了在有Markovian跳变参数和随机干扰情形下的系统的稳定性能,给出系统均方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并且通过两个数值算例分析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
|
|
|
1 |
成德源;王华民;;确定凸多面体全部顶点和非多余约束的一种算法[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1992年Z1期 |
2 |
黎自强;;凸多面体快速碰撞检测的投影分离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年04期 |
3 |
刘文予
,李华
,朱光喜;凸多面体的快速形态和算法[J];软件学报;2001年10期 |
4 |
宋恩民,黄文奇;求成对线性规划问题的组合最优解的快速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5年10期 |
5 |
朱向阳,钟秉林,熊有伦;机器人无碰撞路径规划中的碰撞检测[J];应用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
6 |
李学庆,孟祥旭,杨承磊,王文平,KelvinChung,SiuMingYiu;一个基于启发式分离向量搜索的凸多面体碰撞检测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01年S2期 |
7 |
何蟊;周凤岐;周军;;自调整LPV综合H_∞鲁棒控制器的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2年S2期 |
8 |
夏云飞;赵伟;;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凸多面体间碰撞检测算法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9 |
朱向阳,丁汉,熊有伦;凸多面体之间的伪最小平移距离——Ⅰ.定义及其性质[J];中国科学E辑;2001年02期 |
10 |
谢国富;王文成;;单遍数据读取的GPU上的多片元效果绘制[J];计算机学报;2011年03期 |
11 |
夏松;朱宜萱;杜志强;;一种新的空间凸多面体的生成算法[J];测绘通报;2006年01期 |
12 |
夏建伟;徐胜元;邹云;;随机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8年05期 |
13 |
许如初,宋恩民,董向锋;求包含三维空间中给定点集最小凸多面体算法研究[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
14 |
黄昌洪;;一类变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的无源控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15 |
赵伟;李文辉;夏云飞;;基于非线性规划的凸多面体间碰撞检测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3期 |
16 |
罗来豹;方敏;刘震;;形式验证中近似流管道的算法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期 |
17 |
施海虎;三维空间中的最短路问题[J];软件学报;1999年07期 |
18 |
朱焰赤,刘文予;基于广义法矢球的凸多面体形态和的快速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
19 |
周之平;张少博;吴介一;张飒兵;;基于非线性规划理论的凸多面体最小平移距离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6年10期 |
20 |
张忠辉;丑武胜;;虚拟物体间多点接触力再现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9年1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