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上填方路堤后期变形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事业得飞速发展,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许多公路不得不建造在软土地基上,已经建成的许多公路表明,后期的变形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对于高等级公路,其后期变形的要求比较严格,路堤的后期变形会对交通运输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因而有必要对软土地基上填方路堤后期变形进行分析和沉降预测。研究软土地基上填方路堤的后期变形的组成部分及其影响因素、建立起相应的沉降预测方法是有着非常大的工程意义。
文中首先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填方路堤的后期沉降由软土路基的后期沉降和路堤自身的沉降两大部分组成,并分别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传统的一般的沉降预测方法都要经过现场取样、试验、本构关系的建立、模型的选择和计算五个流程来预测出工后沉降,这个流程当中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往往造成后期沉降变形预测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相差甚大;基于现场实测数据的后期沉降预测方法只用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再进行曲线模拟就可以预测出结果。文中对前人的指数曲线法、双曲线法、泊松曲线法进行改进,利用最小均方差原则,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三种方法进行自动选择,实践证明,该方法能达到很理想的预测效果。
|
|
|
|
1 |
米鸿燕;蒋兴华;;灰色模型GM(1,1)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
2 |
张雷;杨海鸣;;灰色预测分析开挖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J];路基工程;2008年06期 |
3 |
刘勇,陈超男,田小平;鹿城仓储中心建筑物沉降观测及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05年04期 |
4 |
詹志勇;;基坑变形分析和周围地面沉降的预测[J];建筑施工;2007年12期 |
5 |
王有良;唐跃刚;;曲线拟合与GM(1,1)模型沉降预测及相关性分析[J];测绘科学;2008年03期 |
6 |
刘斌;李俊芬;谭兆伟;胡乐银;;非等步长灰色GM(1,1)模型及其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8年04期 |
7 |
陈伟清;;回归分析在建筑物沉降变形分析中的应用[J];测绘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8 |
陈伟清;;建筑物沉降数据分析的灰色预测方法[J];测绘技术装备;2005年04期 |
9 |
韩红超;花向红;胡志刚;方毅;;等维BP神经网络在沉降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测绘工程;2008年03期 |
10 |
岳红宇,陈功,相阳;由实测沉降数据反演地基固结参数的适用计算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2年01期 |
11 |
乔世范,方理刚,刘宝琛;GM(1,1)模型与指数模型在基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铁道科学;2005年03期 |
12 |
曾令浓;高速公路真空预压加固机理及沉降计算研究[J];大众科技;2005年09期 |
13 |
董友弟;武斌敬;;基于动态参数线性回归模型的路堤沉降预测[J];中国煤田地质;2007年S2期 |
14 |
孟德光;张立山;刘明远;;应用灰色模型预测沉降的一种改进方法[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15 |
齐振江;张德林;;等维自回归模型在隧道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分析[J];土工基础;2011年01期 |
16 |
张仪萍,俞亚南,张土乔,高文明;沉降预测中的灰色模型理论与Asaoka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9期 |
17 |
王健;宏观不均匀地基上的基础工程[J];福建建设科技;2004年04期 |
18 |
王书锋;邓荣贵;武君;;康定机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的BP预测[J];路基工程;2009年03期 |
19 |
王敏;段绍伟;;沉降分析中的灰色理论应用[J];科技信息;2009年13期 |
20 |
郑重;陈福军;;GM(1,1)在软基海堤沉降预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