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二氧化钛凹凸棒石光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它因高效、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以TiO_2为典型代表的光催化剂在传统方法上的应用存在着量子效率低以及回收困难等缺点而限制其工业化的推广应用,因此国内外学者积极展开了对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其中包括TiO_2催化剂的表面修饰、固载、重金属沉积、复合半导体、掺杂稀土元素等技术。
本课题以凹凸棒石和钛酸四丁酯等作为原料,制备了负载TiO_2凹凸棒石光催化剂复合材料,研究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TiO_2负载量等不同因素对产物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以酸性大红GR为光催化降解处理对象,结合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制备条件与其光催化活性的关系。XRD和TEM等测试表明,一定热处理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产物晶化越明显。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复合条件产物对酸性大红GR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不同,负载TiO_2凹凸棒石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在煅烧温度为700℃,TiO_2/凹凸棒石质量比为40%,煅烧时间为2h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以自制的负载TiO_2凹凸棒石光催化剂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紫外灯作光源,进一步探讨了模拟污染物酸性大红GR的光催化反应中影响反应速度的相关因素,如污染物初始浓度、催化剂添加量、pH值等,并用L-H模型对其进行动力学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负载TiO_2凹凸棒石光催化剂在投加量为1.5g/L,pH值为1的条件下对酸性大红GR有较高的去除率。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TQ426
|
|
|
|
1 |
陈天虎;凹凸棒石吸附性能应用的制约因素[J];安徽地质;1999年03期 |
2 |
张仲燕,施利毅,杨晶,邢建南;利用超细γ-Al_2O_3/CuO催化剂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3期 |
3 |
周书天,杨润昌,黄明,谢磊;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处理高浓度染料废水的工艺研究[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2期 |
4 |
王碧,舒子斌,贾冬英,张铭让;超临界水处理有机废物研究新进展[J];重庆环境科学;2002年04期 |
5 |
李湘祁,汤德平,翁国坚;TiO_2柱撑蒙脱石的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J];福建地质;2003年01期 |
6 |
施利毅,李春忠,陈爱平,朱以华,房鼎业;TiCl_4高温气相氧化合成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研究Ⅱ.颗粒晶型结构控制[J];功能材料;2000年06期 |
7 |
徐卫军;TiO_2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动力学研究[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8 |
孙英杰,徐迪民,刘辉;超临界水氧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02年02期 |
9 |
I.M.C.Goncalves
,刘丽雅;含有纺织染料废水的生物处理[J];国外纺织技术;2002年01期 |
10 |
陈天虎,彭书传,黄川徽,史晓莉,冯有亮;从苏皖凹凸棒石粘土制备纯凹凸棒石[J];硅酸盐学报;2004年08期 |
|
|
|
|
|
1 |
夏星辉,云影,雒娟;水环境中阴离子对表面活性剂光催化降解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
2 |
赵文宽,覃榆森,方佑龄,董庆华;水面石油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J];催化学报;1999年03期 |
3 |
刘畅,暴宁钟,杨祝红,陆小华;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改性TiO_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J];催化学报;2001年02期 |
4 |
王侃,陈英旭,叶芬霞;SiO_2负载的TiO_2光催化剂可见光催化降解染料污染物[J];催化学报;2004年12期 |
5 |
陈恒;龙明策;徐俊;蔡伟民;;可见光响应的氯掺杂TiO_2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J];催化学报;2006年10期 |
6 |
陈垚翰;沈俊;张昭;;Si掺杂介孔SO_4~(2-)/TiO_2的非模板剂法合成及表征[J];催化学报;2008年04期 |
7 |
孙奉玉,吴鸣,李文钊,李新勇,顾婉贞,王复东;二氧化钛的尺寸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J];催化学报;1998年03期 |
8 |
谢晓峰,陆文璐,张剑平,方建慧,施利毅;拓展作用光范围的纳米TiO_(2-X)N_X制备和表征[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
9 |
郑水林,钱柏太,卢寿慈;煅烧高岭土/硅藻土复合填料表面改性研究[J];中国粉体技术;2000年01期 |
10 |
孙云明,刘会峦;海洋中的主要化学污染物及其危害[J];化学教育;2001年Z1期 |
|
|
|
|
|
1 |
周莉萍,赵亚乾,林炜,陈方肃;ClO_2协同消毒器混合气体产量的测定及对高色度染整废水脱色作用的研究[J];北方环境;1998年02期 |
2 |
朱从善,候立松,贾生;凝胶法低温合成SiO_2-TiO_2系玻璃的若干工艺条件研究[J];玻璃与搪瓷;1983年02期 |
3 |
庄源益,李辉,袁有才,杨克莲,谷文新;废水处理新技术中的超临界水氧化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3期 |
4 |
张天永,李祥忠,赵进才;国产二氧化钛在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中的应用[J];催化学报;1999年03期 |
5 |
李功虎,马胡兰,安纬珠;纳米二氧化钛气相光催化降解三氯乙烯[J];催化学报;2000年04期 |
6 |
左言军,习海玲,张建宏,李志军,周放;TiO_2悬浮体系光催化降解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J];催化学报;2001年02期 |
7 |
孙奉玉,吴鸣,李文钊,李新勇,顾婉贞,王复东;二氧化钛表面光学特性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J];催化学报;1998年02期 |
8 |
孙奉玉,吴鸣,李文钊,李新勇,顾婉贞,王复东;二氧化钛的尺寸与光催化活性的关系[J];催化学报;1998年03期 |
9 |
易发成,田煦,李虎杰,郑自立;苏皖沉积型凹凸棒石粘土矿床沉积环境探讨[J];沉积学报;1996年04期 |
10 |
唐阳清,周馨我;纳米TiO_2的制备方法[J];材料导报;199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