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法提取纯化儿茶素及儿茶素单体EGCG分离制备的工艺研究
【摘要】:儿茶素是茶叶中的重要组分,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保健与日用化工等领域,其中儿茶素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药理活性强,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的树脂法提取纯化儿茶素及分离制备儿茶素单体
1、设计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系统研究乙醇浸提儿茶素的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温度90℃,时间10min,液料比20:1(mL:g),乙醇浓度75%。该条件下,儿茶素浸取率达到24.79%。建立儿茶素浸取率的数学模型,回归方程高度显著且有效的。
2、研究8种不同理化性质的树脂对儿茶素的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X-5树脂可用来纯化儿茶素,正交实验优化得到X-5树脂纯化儿茶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流速12mL/min、柱高35cm、浸提物浓度10mg/mL,该条件下,儿茶素含量由40.09%提高到70.01%,儿茶素得率为90.18%。
3、研究7种不同理化性质的树脂对儿茶素中主要两种单体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AB-8树脂吸附分离EGCG和ECG,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儿茶素粗品浓度10mg/mL,流速12mL/min,柱高35cm。,该条件下,制备了EGCG含量80%,ECG含量3%的产品,EGCG得率为49.60%。
4、研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制备EGCG单体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层析柱Φ2.5cm,加样量5g,沈脱剂乙醇浓度40%,流速1.0mL/min条件下,制备了色谱纯度大于98%EGCG单体,EGCG得率为66.59%。
5、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红外光谱对制备得到的EGCG产品进行了结构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产品是EGCG,色谱纯度≥98%。
|
|
|
|
1 |
马银海,彭永芳,张永丽,刘福珍;AB-8树脂吸附和分离黑糯米黑色素[J];食品科学;2000年12期 |
2 |
李明瑾;林松毅;王二雷;刘静波;;笃斯越桔笃斯越桔花青素的分离纯化研究[J];食品科学;2007年11期 |
3 |
唐丽华;游本刚;王祎茜;李根发;;AB-8树脂对珍珠菜总黄酮的吸附性能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8年02期 |
4 |
黄秋森;胡娟;沙玫;姜能座;;树脂静态吸附法生产茶多酚初步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09年01期 |
5 |
康家胜;方春;张静;魏凤玉;;AB-8型树脂对无患子皂苷的动态吸附与解吸性能[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1年04期 |
6 |
丁利君;;AB-8树脂对半边旗提取液中黄酮的吸附作用[J];食品科学;2007年10期 |
7 |
肖道安;石秋杰;闻永举;申秀丽;;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葎草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11期 |
8 |
马银海,李维莉,彭永芳,云华,杨忠;叶子花红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J];食品科学;2003年01期 |
9 |
李瑞海;李君玲;杨松松;;蒺藜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年08期 |
10 |
姜绍通;李慧星;马道荣;陈晓燕;潘丽军;;AB-8树脂吸附分离EGCG和ECG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11 |
王金亭;鞠秀萍;吴广庆;;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荆花红色素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年04期 |
12 |
苏晓雨;王振宇;;红松子种皮中多酚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J];食品工业;2010年02期 |
13 |
潘林梅;傅佳;丁立远;郭立玮;;AB-8树脂精制柴芩两解汤的工艺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14 |
江霞,许燕滨,陈才水,高荫榆;竹叶黄酮精制的研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1年06期 |
15 |
田晶,卢明春,苏志国,金凤燮;AB-8树脂法提取大豆皂苷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0年01期 |
16 |
彭永芳,马银海,阎孝金,马忠琼,杨艳红;AB-8树脂吸附和分离红花黄色素[J];食品科学;2001年05期 |
17 |
彭永芳,马银海,李维莉,云华,杨忠;康乃馨红色素的提取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年02期 |
18 |
彭永芳,马银海,李维莉,罗玉琳,徐娟;AB-8树脂吸附和分离桑葚红色素的新工艺[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
19 |
马银海,彭永芳,张晴;现代技术提取非洲菊红色素[J];食品科学;2004年11期 |
20 |
吴启林,袁其朋,陈养文;紫锥菊中菊苣酸提取纯化工艺研究[J];中草药;2004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