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法的冰塞厚度及水位预测分析
【摘要】:
冰塞水位及冰塞厚度的预测分析不但对冰塞发展机理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堤防、水工构筑物的建设以及防凌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基于支持向量机、传统BP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四种方法,对黄河河曲段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本断面和上下断面间的冰塞水位和厚度预测;也对实验室180°道冰塞试验13个断面所测得的数据资料以及实验室壅水试验中7个观测断面测得的数据资料进行了分析,采用以上四种方法建立了实验室冰塞水位和厚度预测模型。将所得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了资料范围内的对比,同时也对四种方法的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由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天然河道中还是实验室条件下,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相比,支持向量机、BP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方法在预测精度和对复杂环境适应性方面都存在优势,其中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优势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可为冰冻区河流建立冰情预报模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TV124
|
|
|
|
1 |
王军;伊明昆;付辉;尹运基;高月霞;;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弯道段冰塞壅水[J];冰川冻土;2006年05期 |
2 |
罗定贵,王学军,郭青;基于MATLAB实现的ANN方法在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3 |
张宝金,胡青苗,曾梅光,田德新;提高 BP 网络性能的一种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4 |
韩震,姜照华;基于神经网络的大连经济增长模拟与预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5 |
李亚伟;陈守煜;韩小军;;基于支持向量机SVR的黄河凌汛预报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6 |
郭伟斌,唐焕文,马占新;神经网络预测系统中的输入输出指标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7 |
陈杨,王茹,林辉;Matlab6.0版本中神经网络工具箱训练算法的使用与比较[J];电脑与信息技术;2002年03期 |
8 |
孙肇初,隋觉义;江河冰塞的研究及其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1990年03期 |
9 |
曹青松,周继惠;MATLAB在神经网络设计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0 |
朱国强,刘士荣,俞金寿;支持向量机及其在函数逼近中的应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
|
|
|
|
1 |
孟广琳,张明远,李志军,严德成;渤海平整冰单轴抗压强度的研究[J];冰川冻土;1987年04期 |
2 |
史庆增,徐继祖,宋安;冰力模型实验[J];冰川冻土;1990年02期 |
3 |
岳前进;我国冰工程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J];冰川冻土;1995年S1期 |
4 |
岳前进,毕祥军,黄茂桓,彭万巍,高向群;人造柱状冰韧脆转变区裂纹的初步研究[J];冰川冻土;1995年S1期 |
5 |
李桂芬;国际冰研究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及冰工程学术讨论会简介[J];冰川冻土;2003年S2期 |
6 |
李志军;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中海冰调查技术介绍[J];冰川冻土;2003年S2期 |
7 |
茅泽育,张磊,王永填,吴剑疆;采用适体坐标变换方法数值模拟天然河道河冰过程[J];冰川冻土;2003年S2期 |
8 |
李志军;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总结[J];冰川冻土;2003年S2期 |
9 |
黄焱,史庆增,宋安;冰力模型实验中的模型律[J];冰川冻土;2003年S2期 |
10 |
王军;伊明昆;付辉;尹运基;高月霞;;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弯道段冰塞壅水[J];冰川冻土;2006年05期 |
|
|
|
|
|
1 |
岳前进;我国冰工程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J];冰川冻土;1995年S1期 |
2 |
可素娟,张学成,王玉明;封河预报数学模型研究[J];冰川冻土;2001年03期 |
3 |
茅泽育,张磊,王永填,吴剑疆;采用适体坐标变换方法数值模拟天然河道河冰过程[J];冰川冻土;2003年S2期 |
4 |
李侃,高春晓,刘玉树;基于SVM的空间数据库的层次聚类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5 |
柳回春,马树元,吴平东,杨峰,曾兴生,毕路拯;UK心理测试自动分析系统的手写体数字识别[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
6 |
孟斌,冯永杰,翟玉庆;前馈神经网络中BP算法的一种改进[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7 |
孙肇初,隋觉义;江河冰塞的研究及其意义[J];地球科学进展;1990年03期 |
8 |
高学,金连文,尹俊勋,黄建成;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手写汉字识别方法[J];电子学报;2002年05期 |
9 |
梁化楼,戴贵亮;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结合:进展及展望[J];电子学报;1995年10期 |
10 |
董安正,赵国藩;人工神经网络在短期资料风速估计方面的应用[J];工程力学;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