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注行波管慢波系统的研究
【摘要】:
行波管是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遥测和电子对抗等各种电子设备中的非常重要的微波真空电子器件。行波管主要包括螺旋线行波管和耦合腔行波管。多注行波管是一种新型的大功率行波管,与多注速调管相比,它的带宽要宽得多:与单注行波管相比,多注行波管电压低、体积小、重量轻、高频损耗小,且具有较高的增益。
慢波系统是行波管最主要的部件,它是行波管电磁波与电子注相互作用的工作场所,对行波管的频带、增益、功率等特性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多注行波管慢波系统为研究对象,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主要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多注行波管慢波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多注行波管耦合腔链慢波结构,分别利用等效电路法和场论分析方法理论研究了多注慢波系统的高频特性。
(2)研究了多注慢波结构的冷测特性,主要研究了多注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包括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的原理、测量方法、模型建立、软件模拟,研究了多注慢波结构与单注慢波结构的区别,并详细分析了各个慢波结构参数对多注行波管慢波系统色散特性及耦合阻抗的影响,结构参数对冷测特性的影响研究可有效地指导多注行波管的设计。
(3)进行了多注行波管慢波系统波注互作用的粒子研究,研究了多注粒子的产生,并进行了粒子发射模拟;研究了周期磁聚焦系统对多电子注粒子的聚束,设计了多注行波管的磁系统;设计了多注行波管输入输出波导;设计了多注行波管波注互作用的三种结构模型,详细研究了多注行波管波注互作用时的粒子行为、输出功率以及相关参数对输出功率的影响。
(4)对多注行波管CAD软件进行了开发。研究了软件的设计思想、技术方案、主要内容、关键技术、数据流程以及图形界面等,设计了多注行波管仿真平台。
多注行波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功率微波真空电子管,目前国内外对此研究较少。我们研究发现,多注行波管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慢波系统的改进使其增益和输出功率大大提高,并且具有工作电压低、可靠性高、效率高等优点,因而多注行波管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微波真空器件。本文的研究为多注行波管的设计和测试提供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参考。
|
|
|
|
1 |
黎泽伦;吕国强;邓善熙;杨军;邓光晟;;多注行波管慢波结构的耦合阻抗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
2 |
吴初锚;吕国强;杨军;;多注周期永磁聚焦系统横向磁场的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08年01期 |
3 |
吴初锚;吕国强;杨军;;多注行波管周期永磁聚焦系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8年03期 |
4 |
王啸;张敏;李力;冯进军;;螺旋线行波管的三维互作用仿真方法研究[J];真空电子技术;2010年01期 |
5 |
牛洪昌;钱宝良;;紧凑型L波段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11期 |
6 |
陈洪斌;周传明;胡林林;马国武;许冬明;宋睿;金晓;;0.14THz返波管器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4期 |
7 |
吴夏君;杨军;吕国强;贺兆昌;张文丙;;螺距跳变技术优化行波管电子效率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13期 |
8 |
张运俭,陈洪斌,孟凡宝,范植开;低引导磁场下相对论亚纳秒电子束毫米波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3年09期 |
9 |
舒挺,刘永贵;多波切仑柯夫振荡器的设计[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0 |
文光俊,李家胤,于秀云,刘盛纲,谢甫珍;变阻抗相对论返波管的粒子模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9年06期 |
11 |
宋刚永;蒙林;于新华;杨皎;;3cm双频高功率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研究[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8年06期 |
12 |
郭焱华;范植开;何琥;;X波段磁绝缘线振荡器的数值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9年04期 |
13 |
马乔生;孟凡宝;常安碧;周传明;;一种GW级3.2cm相对论返波管振荡器的数值模拟[J];微波学报;2006年S1期 |
14 |
葛行军;杨一明;钟辉煌;钱宝良;;吉瓦级紧凑型L波段同轴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5 |
刘文渊;魏彦玉;许雄;段兆云;王文祥;宫玉彬;;卷绕双梳齿行波管中注-波互作用的研究[J];微波学报;2010年S1期 |
16 |
陈常婷;宫玉彬;沈飞;魏彦玉;王文祥;;一种新型微带曲折线慢波结构的设计[J];真空电子技术;2011年02期 |
17 |
陈洪斌;胡林林;马国武;周传明;许冬明;宋睿;金晓;;0.14THz返波管器件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1年03期 |
18 |
高喜;杨梓强;兰峰;史宗君;梁正;;具有反射器的绕射辐射振荡器的模拟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
19 |
刘丰;蒙林;李海龙;张建国;于新华;宋刚永;;X波段双电子注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粒子模拟[J];微波学报;2010年S1期 |
20 |
文光俊,李家胤,梁正,熊祥正,杨梓强,刘盛纲;高功率相对论返波振荡器的研究[J];电子学报;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