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定性推理理论和Multi-agent的群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摘要】:
决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和宏观经济运行管理中有大量的决策科学问题,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和复杂新产品开发、制造及其使用维护过程中也有大量的决策科学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决策过程充满了随机性、模糊性、多样性、博弈性和群体性,对决策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能够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群决策理论与方法。
本文以定性群决策问题为研究背景,在研究群决策推理机制和基于定性推理的智能决策方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群决策中的定性推理、基于定性推理的群决策机制、群决策的结果集结和过程集结、基于Multi-agent的定性推理群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基于Multi-agent的群决策支持系统协调器的结构和协调器的融合策略等有关基于定性推理的群决策方法和群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最后以轿车整车概念设计中的定性群决策问题为例,研究了概念设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将决策仿真过程引入到车型造型设计系统中,并进行了决策仿真过程设计。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工作如下:
(1)在分析定性推理理论、Agent技术和群决策方法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群决策中的集结问题。
(2)研究了复杂定性群决策中的由定性变量、定量变量构成的定性定量集成决策模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定性推理的复杂定性群决策问题处理过程和相应的处理方法。研究了定性变量与定量变量之间的转换方法、用于定性群决策问题的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等决策信息资源库及其管理系统的结构以及复杂定性群决策问题的分解和求解过程的协调机制。
(3)研究了基于定性推理的群决策机制,提出了基于定性推理理论的群决策结果集结方法和过程集结方法。通过增加判断约束和赋值约束,设计了结果集结环境下改进的QSIM算法;用定性状态转换关系描述群决策过程中决策者之间由于外界环境、相互交流等因素对决策者决策行为的影响规则,设计了群决策过程集结中决策者之间的交流过程和评价过程算法。
(4)研究了基于Multi-agent的定性推理群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组成、运行机制和多Agent之间的协调控制策略,提出了一个基于Multi-agent的群决策支持系统结构,设计了基于定性推理的交互Agent、结果集结Agent、过程集结Agent和协调控制Agent的结构模型,并深入分析了它们的运行过程。
(5)以轿车整车概念设计为例,研究了基于Multi-agent的概念设计中的群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给出了系统中各类信息资源库的构成;针对概念设计中的车型造型设计问题,运用设计结构矩阵构建了仿真模型,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算法,通过该仿真过程能够估算车型造型设计阶段的执行时间;基于造型件的设计思想,构建了基于Multi-agent的仿真系统基本框架,设计了系统中各类Agent的功能,该仿真系统能够较好地支持设计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造型设计方案的形成。
|
|
|
|
1 |
刘清平;复杂性和意义含糊问题的定性仿真和控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2 |
杜世宏,秦其明,王桥,杨一鹏;不确定区域间拓扑关系定性推理[J];测绘学报;2005年04期 |
3 |
王天江;孔华武;;一种基于定性推理的网页分类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09期 |
4 |
杜晓明,胡晖;专家系统技术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9年06期 |
5 |
郭平;刘然;林勇;董晓华;;基于方向关系组合运算表的定性推理[J];计算机科学;2004年06期 |
6 |
曹菡,师军,骆江萍;方向关系定性推理模型的可视化研究[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7 |
姜伟;高知新;李本喜;;基于多维云模型的入侵检测[J];计算机工程;2006年24期 |
8 |
蒋学锋;定罪量刑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9 |
李文伟;;定性仿真方法发展与应用研究[J];系统仿真技术;2008年02期 |
10 |
廖士中,王建民,王海山;空间推理研究的方法学[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1 |
曹菡,陈军;方向关系与距离关系的定性描述与推理[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2 |
李静如,顾颖颢;定性推理的新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13 |
朱六璋,陈宗海;定性辨识能力增强的数据流定性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2年06期 |
14 |
刘洪刚,吴建军,陈启智;基于定性推理与定量仿真集成的故障诊断推理[J];系统仿真学报;2003年05期 |
15 |
郭平,刘然,林勇,董晓华;方向关系的定性表示与推理[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5年08期 |
16 |
刘清平;复杂性和意义含糊问题的定性仿真和控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年09期 |
17 |
吴婷;胡斌;;组织文化演变的定性模拟分析(英文)[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9期 |
18 |
韦梓楚;关于开放型物理系统的QP理论[J];软件学报;1997年07期 |
19 |
吴瑞明,王浣尘,刘豹;用于定性推理的智能化空间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年10期 |
20 |
吴静;程朋根;陈斐;毛建华;;空间目标的方向关系定性推理[J];测绘学报;2006年02期 |
|
|
|
|
|
1 |
陈剑;;基于定性推理的故障诊断系统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
2 |
陈越;;基于约束的定性推理——定性模拟的基本理论及其实现[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6年 |
3 |
夏常弟;万百五;;考虑参数变化的定性仿真[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
4 |
邵晨曦;冯海林;杨明;白方周;王子才;;定性仿真发展及研究[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
5 |
李龙;李欣欣;谢红卫;张明;;定性仿真中关键问题分析[A];'2006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
6 |
孙国卓;陈剑;;经济系统集成模型概念框架研究[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
7 |
邵晨曦;白方周;;定性仿真技术及应用[A];2003年全国系统仿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8 |
蔡光斌;胡昌华;蔡艳宁;周涛;;基于定性推理的开关∕继电器电路故障诊断[A];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6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9 |
李波;张世英;;基于模糊类推推理的复杂系统定性建模[A];Systems Engineering,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Research--Proceeding of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0年 |
10 |
陈宗海;黄元亮;;定性定量仿真技术的研究[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