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汛限水位调整方案的风险与效益分析
【摘要】:
我国广大的北方流域水资源十分贫乏,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水资源短缺不但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充分发挥现有水库的调蓄作用,挖掘调蓄潜力,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适时地将部分洪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对缓解流域水资源危机、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尤显得重要。然而在汛期许多水库为了保证防洪安全,库水位必须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造成大量弃水,使汛期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为了协调水库防洪与兴利的矛盾,进一步开发利用汛期洪水资源,缓解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文中计算了滦河流域潘家口水库汛期不同汛限水位调整方案对应的风险与效益指标,并由此实现了对动态汛限水位调整方案的优选。其主要研究结果包括:
1)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风险定义及风险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极限风险率的概念,并阐述了极限风险率的计算方法。然后建立了面向应用问题的基于随机模拟的极限风险率计算模型。
2)采用模拟分析的途径模拟出洪峰流量、最大一日洪量和最大三日洪量并将其放大在典型洪水过程线上。根据拟定的汛限水位调整方案,通过调洪演算得出各方案下的最高水位,再利用所建立的模型计算相应的极限风险率。
3)以长系列逐日平均入库流量过程为输入,采用一阶季节性自回归模型进行模拟,并通过调洪演算,最后得出各汛限水位调整方案下的供水效益和发电效益。
4)综合考虑潘家口水库抬高汛限水位的风险和效益指标,通过建立的基于最大熵原理的汛限水位方案多级模糊优选模型对汛限水位方案进行模糊优选。得出最优方案,为水库调度决策提供参考。
|
|
|
|
1 |
张媛媛;;沧州市洪水资源利用及其风险分析研究——海河流域“96·8”洪水为例[J];地下水;2010年01期 |
2 |
李继清;纪昌明;卢启友;李安强;;红枫水库前期防洪限制水位论证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3 |
侯召成;殷峻暹;;基于供水风险的碧流河水库洪水资源效益分析[J];人民黄河;2010年11期 |
4 |
陈娜;曹震;王江子;;洪水资源化及其效益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5 |
邵东国,李玮,刘丙军,王忠静;抬高水库汛限水位的洪水资源化利用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年09期 |
6 |
高波,吴永祥,沈福新,胡四一;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实现途径[J];水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
7 |
刁艳芳;王本德;;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方案优选方法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11年10期 |
8 |
康福贵;海河流域洪水管理问题探讨[J];人民长江;2003年05期 |
9 |
赵金河,陈崇德,杨平富;漳河水库汛限水位浮动控制运用的探索[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5年02期 |
10 |
何传武;;浅议西北干旱区洪水资源化[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9期 |
11 |
刘建卫;许士国;张柏良;;区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04期 |
12 |
张德福;;洪水资源利用的进展与实践——以松辽流域为例[J];中国防汛抗旱;2008年06期 |
13 |
刘素英;陡河水库上游洪水淹没风险分析[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05期 |
14 |
许士国;刘建卫;张柏良;;洪水资源利用及其风险管理研究[J];水力发电;2007年01期 |
15 |
田毛;;乌江梯级水库汛限水位动态控制的实践与探索[J];贵州水力发电;2010年06期 |
16 |
袁晶瑄;王本德;田力;;白龟山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研究及风险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0年02期 |
17 |
王本德;郭晓亮;周惠成;王国利;刁艳芳;;基于贝叶斯定理的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风险分析[J];水力发电学报;2011年03期 |
18 |
刘建卫;许士国;王雪妮;;洪水资源利用预案研究——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年03期 |
19 |
王国利;梁国华;董四辉;周惠成;王本德;;以天然流量为判据提高葠窝水库汛限水位研究与应用[J];水力发电学报;2010年03期 |
20 |
丁大发,吴泽宁,贺顺德,闫大鹏;基于汛限水位选择的水库防洪调度风险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