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基础预算评价研究
【摘要】:
预算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重要方式,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大型组织如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开始运用预算管理方法,取得了极大的管理效益,随后该方法被纷纷效仿并历经不断的发展,形成了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企业的组织结构由垂直型逐渐向平行型结构过渡,而传统的预算方法是基于垂直型组织结构并与其相适应的,预算管理的有效型和必要性遭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此同时,“作业”的概念被引入到企业管理活动中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业基础预算也逐步引入到企业的预算管理中,并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成为西方企业作业管理时代最主要的预算管理模式。作业基础预算是作业管理在企业预算领域的应用拓展。
从预算的流程来看,预算编制、执行与控制、考核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作用、周而复始地实现对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控制,其中预算考核既是本次循环的终结,又是下一次循环的开始,因此,本文在介绍作业基础预算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将作业基础预算考核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构建了作业基础预算的考核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案例。该模型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的考核,包括作业中心的考核和年末考核。两个层次考核的思路及目的如下:构建作业中心的考核指标,对作业中心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目的在于达到事中控制,并及时掌握预算完成信息、进行一定的风险预警与控制;作业基础预算的年末考核,是在一个会计年度后,对作业基础预算的整体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主要从预算完成程度以及业绩评价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以明确是否实现了作业基础预算的目标,是否需要对企业的战略进行调整。作业基础预算考核是作业基础预算运行的最后环节,它的实施是对作业基础预算管理工作的自我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