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由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合理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机制已逐步形成。特别是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校扩招,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大大增加了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一个好举措。但由于城乡差异,农村超生致贫,城市下岗职工等一系列问题所导致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贫困学生在承受着较大的经济压力的同时,还不同程度地承受着社会竞争、环境刺激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人际关系复杂化和生活节奏加快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贫困生认定机制不够健全、贫困生资助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资助导向需要调整、资助机构和人员有待设立和加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影响高校资助育人功能的发挥。
探讨研究当前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普通高校资助工作所面临的困局,有助于提升资助育人的水平。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规范认定的组织和管理,明确认定的程序,建立具有可操作型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就是从教育公平性角度来解决当前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创新是从经济扶贫和精神扶贫两个方面来构建的,即突出“贷”在经济扶贫上的主体地位,突出“勤”在经济扶贫上的主导地位,突出社会援助资金在经济扶贫上的辅助地位;选择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为突破口,从而进一步做好贫困生的精神扶贫,提升资助育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