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匀应力场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支护研究
【摘要】:随着采矿工程不断向深部发展,各种复杂的地质构造等因素影响着巷道围岩。巷道围岩的破坏变形越来越严重,为了维护巷道围岩的稳定性,保证巷道的服务年限,就要对复杂条件下巷道的变形破坏规律以及支护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非均匀应力场下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进行分析,推导出非均匀应力场下圆形巷道围岩的应力场、应变场、位移场和塑性区半径的近似解析解,为巷道围岩弹塑性区的应力和位移提供一种理论解析。通过计算出来的塑性区范围的分析,得到了随着水平应力的逐渐增加,巷道塑性区范围从两帮逐渐向顶底板转移的规律。在求解围岩变形的理论解析的基础上,简要分析锚喷支护的力学性质,将围岩和支护结构通过位移与支护力的关系结合起来,为支护参数的选取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解释。在数值模拟中,通过考虑不同深度、不同侧压系数、不同软化模量和支护力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巷道围岩塑性区的分布情况,与理论求解进行比较,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给出了巷道围岩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布规律,对芦岭煤矿Ⅲ1采区石门巷道进行支护研究,提出围岩控制方法,设计了支护方案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支护方案有效的控制了巷道的稳定性,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可行性,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给非均匀应力场下的巷道围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法,带来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
|
|
1 |
陈立伟;彭建兵;范文;孙萍;;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非均匀应力场圆形巷道围岩塑性区分析[J];煤炭学报;2007年01期 |
2 |
王英敏,朱毅;计算机仿真在巷道围岩与风流热交换研究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1984年06期 |
3 |
荣传新,程桦;地下水渗流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理论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
4 |
康红普,林健;我国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技术新进展[J];煤炭科学技术;2001年07期 |
5 |
李秋平,曹彦成;煤矿巷道围岩结构特征[J];山西煤炭;2003年03期 |
6 |
赵君;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技术与应用[J];矿业快报;2004年12期 |
7 |
高清;;巷道围岩综合评价与实践应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8期 |
8 |
曹军;;残差辨识模型在巷道围岩变形预测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06年01期 |
9 |
郑雨天,朱浮声;巷道围岩特性曲线量测原理和方法[J];煤炭学报;1995年02期 |
10 |
潘德祥;张金才;;巷道底板塑性破坏带的研究[J];煤矿开采;1997年01期 |
11 |
徐东强;巷道围岩破坏时的声发射特性[J];金属矿山;2000年03期 |
12 |
霍丽萍;端锚锚杆对巷道围岩的支护作用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2年02期 |
13 |
张世雄,张松,任高峰;硐室巷道围岩松弛范围的超声波测试[J];西部探矿工程;2005年01期 |
14 |
郑龙怀;曹忠清;马富廷;;锚杆支护在多年冻土区矿井巷道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7年10期 |
15 |
马云东;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及Fuzzy模式识别法确定巷道围岩类型[J];建井技术;1986年03期 |
16 |
王斌贝,卢宗华,王光平,李旭;围岩分类中的理想模式识别方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7 |
张生华;巷道围岩地质力学测试技术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3年03期 |
18 |
张树峰;;浅谈软岩巷道监测技术[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
19 |
刘正操;孙晓舟;;浅析松软岩层中的巷道支护[J];煤矿支护;2004年03期 |
20 |
李德海,马成合;回采对巷道围岩移动的影响[J];煤炭工程;199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