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唑啉,芳酰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摘要】:含氮杂环化合物通常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低毒性,高内吸性,是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药物、精细化工体、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催化材料各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吲哚、喹唑啉及其衍生物是两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在医药、农药等领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3-芳酰吲哚衍生物表现出的广泛的生物活性:抗癌活性、抗炎作用、作为细胞溶质磷脂酶的抑制剂及近年来报道的植物抑菌作用,喹唑啉可用来抗疟疾、抗痉挛、抗炎、抗菌及消炎。基于以上重要应用,本文探索了喹唑啉及芳酰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并取得如下成果:论文第二章研究了咪唑并喹唑啉的新合成路线,优化了咪唑并喹唑啉的合成反应条件,产率高达99%。以2-(2-硝基苯基)-1H-苯并咪唑和苯甲醇为原料,通过控制变量法筛选合适催化剂、溶剂、摩尔比及温度,柱层析分离实验各物质,通过氢谱、碳谱检测验证反应生成物,确定为苯并咪唑并喹唑啉,并确定优化条件为:溶剂甲苯,温度120。C,反应时间24小时,催化剂Pd/C,2-(2-硝基苯基)-1H-苯并咪唑、苯甲醇和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5:0.02。论文第三章研究了3-芳酰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新方法,该线路经济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步骤简单,收率高。选用具耐水、低毒和廉价易得等优点的CeCl3为催化剂,硝基烯与2-(2-吡啶基)-1H-吲哚为原料,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3-芳酰基吲哚衍生物,收率高达90%。之后,对反应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对原料种类进行了扩展,最高收率达98%。
|
|
|
|
1 |
;一种在温和铜催化条件下合成喹唑啉酮的有效方法[J];有机化学;2009年03期 |
2 |
陈海群;胡健华;;6,7-二(2-甲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J];化学世界;2010年04期 |
3 |
严和平;欧阳贵平;;喹唑啉环的合成方法改进[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年05期 |
4 |
王孝妹;刘小莉;张喜全;顾红梅;徐宏江;王留昌;李宝林;;4-芳氨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1年03期 |
5 |
孙海龙;初文毅;侯艳君;孙志忠;;6,7二-(2-甲氧基乙氧基)喹唑啉-4-酮的合成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
6 |
郑海清;王欢欢;黄云云;张豪;黄权;刘骏;;三光气在合成4-氯-6-碘喹唑啉中的应用研究[J];广东化工;2012年09期 |
7 |
杨尚君,丁明武;新型2-芳氧基-3H-喹唑啉-4-酮的合成[J];化学试剂;2003年03期 |
8 |
彭红丹;杨建宏;杨桂春;陈祖兴;;2-硫代-4-喹唑啉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9 |
张庆珍;玄光善;王立兵;;4-氨基-2-氯-6,7-二甲氧基喹唑啉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1年07期 |
10 |
曹胜利,冯玉萍,高红核,冯克然;2-取代的6-溴甲基-4(3H)-喹唑啉酮的合成[J];应用化学;2005年09期 |
11 |
聂小燕;刘宁;归国风;;3(4)-取代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
12 |
庄启亚;付永春;唐丹;查云赟;荣良策;屠树江;;无溶剂条件下固相合成2,3-二芳基-2,3-二氢喹唑啉-4(1H)-酮[J];有机化学;2010年09期 |
13 |
杨绍娟;孟令强;李志军;张爱琴;曹黎华;;4-氯-7-甲氧基-6-(3-氯丙氧基)喹唑啉的合成[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2年03期 |
14 |
刘冲,吴范宏,周其林*;6-溴甲基-3,4-二氢-2-甲基-4-氧代喹唑啉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年06期 |
15 |
王功霞;张岱州;曲庆美;;2-氯-4-氨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的合成[J];齐鲁药事;2006年09期 |
16 |
张崇敬;张志辉;徐柏玲;王玉玲;;一锅法合成2,4,6-三氯喹唑啉和6-硝基-2,4-二氯喹唑啉[J];合成化学;2008年06期 |
17 |
王敏;宋志国;张婷婷;;氯化锌催化合成3-取代-4(3H)-喹唑啉酮衍生物[J];化学通报;2010年04期 |
18 |
张英;杨松;孙伟;;含硫醚基喹唑啉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年04期 |
19 |
刘海彬;吕萍;潘宁宁;徐惠娟;王文忠;;4-哌嗪基-6,7-二甲氧基喹唑啉的合成研究[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1年06期 |
20 |
王敏;张婷婷;梁艳;高晶晶;;对甲基苯磺酸亚铈催化一锅法合成取代2,3-二氢-4(1H)-喹唑啉酮[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