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摘要】:农作物是关系人类健康状况的重要食物之一,农作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室内平板对峙培养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白僵菌和绿僵菌分生孢子悬浮液等方法,测定白僵菌和绿僵菌对几种重要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对白僵菌和绿僵菌发酵液的提取和对其进行耐热,耐酸碱,耐光性研究,分析其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
试验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与供试病原菌对峙培养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分生孢子悬浮液,对4种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培养到第6d时,球孢白僵菌菌株Bb1孢子悬浮液对小麦纹枯病菌,番茄枯萎病菌,玉米小斑病菌,草莓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60.78%,53.26%,59.43%和46.51%;金龟子绿僵菌Ma32孢子悬浮液对4种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77.16%,42.13%,70.38%和51.7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对对4种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到显著水平。
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发酵液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作用随发酵液培养天数增加而增强,其中,培养14d的发酵液防治效果最好。培养到第5d时,培养14d的球孢白僵菌Bb1,Bb2,Bb3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6.72%,35.52%和33.98%;培养14d的金龟子绿僵菌Ma09,Ma22,Ma32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41.34%,42.15%,45.68%。
通过对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发酵液的理化性质分析发现,发酵液分别在50oC、60oC、70oC、80oC、90oC和100oC中恒温浴处理1h后,其抑菌能力表现稳定,抑制率与被处理前变化不大,说明其发酵液中的抑菌物质具有热稳定性,将金龟子绿僵菌发酵液经121oC湿热蒸汽处理30min后,其抑菌活性出现大幅下降;将分别在40W日光灯和自然光下处理12h、24h、48h后,白僵菌和绿僵菌发酵液发酵液对供试菌的抑制作用均有所下降,但是变化不大,说明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发酵液具有光稳定性;球孢白僵菌发酵液的在pH4~10间都具有良好表现,在pH=10表现最好,金龟子绿僵菌发酵液在pH为中性的环境下表现最为稳定,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其抑菌活性均受到较大抑制。
|
|
|
|
1 |
宋漳;江英成;叶斌;郭文硕;;绿僵菌与白僵菌混合使用对马尾松毛虫的毒力[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2 |
宋漳,江英成;绿僵菌防治第1代马尾松毛虫的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年06期 |
3 |
应盛华;邓米霞;冯明光;;三种丝孢类生防真菌孢子类疏水蛋白的含量与组分比较[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年04期 |
4 |
何学友;蔡守平;黄金水;钟景辉;潘惠忠;周远谋;黄远清;;应用绿僵菌和白僵菌林间防治木麻黄毒蛾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1年02期 |
5 |
王四宝,黄勇平,张心团,刘云鹏,樊美珍,李增智;松褐天牛成虫高毒力病原真菌筛选及林间感染试验[J];中国森林病虫;2004年06期 |
6 |
宋漳,黄钦周;2种杀菌剂对金龟子绿僵菌产孢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7 |
叶斌,江英成,林文清,宋漳;金龟子绿僵菌对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
8 |
;以毒助毒:生物农药开发新思路——科学家发现能够提高金龟子绿僵菌毒性的毒素[J];山东农药信息;2007年12期 |
9 |
刘刚;;中科院完成杀虫绿僵菌比较基因组研究[J];农药市场信息;2011年03期 |
10 |
吴振强;金龟子绿僵菌固态培养生物变量优化研究[J];中国植保导刊;2004年08期 |
11 |
刘爱英,康冀川,梁宗琦;KL-天然活性剂对提高绿僵菌白僵菌毒力的研究──Ⅰ.KL促进白僵菌绿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4年03期 |
12 |
康冀川,刘爱英,梁宗琦;KL-天然活性剂对提高绿僵菌白僵菌毒力的研究ⅡKL对白僵菌绿僵菌防治害虫的增效作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995年01期 |
13 |
宋 漳;金龟子绿僵菌液体深层培养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02年02期 |
14 |
李有志;;绿僵菌与化学农药对草坪地下害虫控制效果的比较[J];农化新世纪;2005年10期 |
15 |
刘颖;殷从松;;金龟子绿僵菌致病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
16 |
宋漳,卢凤美,陈辉;金龟子绿僵菌室内侵染刚竹毒蛾试验[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17 |
张秋;;绿僵菌毒素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
18 |
宋漳;化学杀虫剂对绿僵菌的影响及菌药混用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19 |
;新农药介绍[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年09期 |
20 |
杜开书;柴立英;徐艳聆;郎剑锋;;一株绿僵菌的分离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