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A与BP结合的算法研究及其在联合收获机械脱粒性能建模中的应用
【摘要】:
脱粒装置是联合收获机械的核心部件,它的改进与完善是以脱粒性能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非线性模型为基础的。脱粒装置的工作过程极为复杂,影响脱粒性能的因素很多,除了喂入量、滚筒转速、凹板长度与入口间隙等确定性因素外,还有作物品种、作物含水率以及谷草比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因此脱粒装置是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多输入多输出的复杂非线性系统。建立脱粒装置性能与其影响因素之间非线性模型的目的就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对影响脱粒性能的各因素进行优化使脱粒装置的各个性能指标达到最佳要求。
DP神经网络不仅具有并行运算、分布式存储、自学习、容错能力强等特征,还具有无限逼近非线性函数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脱粒装置性能的各个因素以及传统研究脱粒性能的各种方法如单因素法、正交试验法、方差分析法以及回归分析法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BP神经网络对脱粒装置性能模型进行优化,采用这种方法优化脱粒装置性能模型可以更好地刻划脱粒装置所具有的多输入多输出、复杂非线性以及不确定性等特征。
目前BP神经网络采用误差逆传播算法学习训练神经网络,该算法是基于网络误差函数梯度下降的,其本质是点到点的搜索方法。由于BP神经网络的全局误差函数构成的权值空间是包含多个极值点的超曲面,加之即网络训练开始网络结构参数是随机给定的,因而BP神经网络在学习训练中容易陷入局部极小。遗传算法是基于自然选择与遗传规律的全局并行搜索算法,在分析了GA与BP各自算法特性的基础上,针对BP神经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极小这一不足,引出了利用GA与BP相结合的算法来训练神经网络,以期克服BP神经网络存在的缺陷。
本文在对基于GA与BP相结合的算法进行可行性分析之后,给出了基于GA与DP相结合的具体算法和实现过程。同时针对脱粒装置性能建模这一具体问题,分析给出了用于对脱粒性能进行建模的基于GA-BP算法神经网络的实现。
本文用DELPHI语言开发的模型仿真软件实现了基于GA-BP算法的神经网络用于对脱粒装置性能模型进行优化的的思想,并利用该模型仿真软件对洛阳工学院农机研究室1994年的小麦控速喂入脱粒装置进行了性能
建模仿真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用于脱粒装置性能建模研究的可行
性。
文章的最后对用于对基于GA-BP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的完善以及应
用前景予以了展望。
|
|
|
|
1 |
王显仁;师清翔;倪长安;刘师多;;轴流滚筒脱粒装置应用现状与分析[J];农业机械;2009年15期 |
2 |
张金海,都丽萍;脱粒部件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模拟[J];农业机械学报;1994年01期 |
3 |
王秀亮,唐守来,侯镇卿,李成,车胜年;TZ-5型双轴流滚筒脱粒装置的研制应用[J];现代化农业;2001年06期 |
4 |
闵敏,桑正中,王新忠;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三维参数化系统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01年02期 |
5 |
高元恩;传统型脱粒装置的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79年01期 |
6 |
高元恩;JD7700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配置[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0年03期 |
7 |
季海清,曹振东;油菜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的改进设计[J];江苏农机化;2003年04期 |
8 |
周洲红;王少霞;;E514型谷物联合收获机脱粒装置的调整和使用注意事项[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7年01期 |
9 |
杨帆;;联合收割机收水稻时脱粒装置的改装[J];农业机械;1998年04期 |
10 |
周晓艳,廖一峰;脱粒装置维修注意事项[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2年06期 |
11 |
赵远国,张振清,董国华;压送脱粒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93年03期 |
12 |
;关于采用大直径纹杆滚筒脱粒装置的合理性问题[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75年A2期 |
13 |
尹文庆,李伯珩;篦梳脱麦试验及试验参数优化[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1期 |
14 |
李心平;张伏;高连兴;;玉米种子脱粒装置的结构技术剖析[J];农机化研究;2008年06期 |
15 |
蔺公振,张文成;板齿脱粒装置的试验研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4年02期 |
16 |
李伯珩,陆仲华,吕鉴旺,陈元生;篦梳式脱粒装置试验与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85年04期 |
17 |
齐忠莲;多滚筒脱粒装置[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2年01期 |
18 |
;尼瓦和科络斯谷物联合收割机上脱粒装置负荷的自动调节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75年A2期 |
19 |
В.М.Коробицын
,金达;提高脱粒性能的强化脱粒装置[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6年06期 |
20 |
何幸保;高英武;罗军;;割前脱粒收获机械脱粒装置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湖南农机;2008年11期 |
|
|
|
|
|
1 |
刘辉;刘鹏程;张建军;谢守勇;张祥星;;基于正交试验的水稻脱粒工艺参数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2 |
李杰;阎楚良;杨方飞;;纵向轴流脱粒装置的理论模型与仿真[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
3 |
谢方平;罗锡文;吴明亮;汤楚宙;孙松林;杨文敏;汤兴初;;柔性脱粒及脱粒水稻的试验[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分册[C];2005年 |
4 |
马利民;宋瑞国;;联合收割机喂入不均匀的原因分析[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5 |
刘华;周汉林;杨名红;黄雄辉;何林;;浅谈提高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性能的方法[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6 |
马利民;宋端国;;联合收割机喂入不均匀的原因分析[A];第十一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
7 |
邱高伟;郭玉明;郑德聪;;新型小籽粒脱粒机机构的动力学分析[A];现代农业工程与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
8 |
衣淑娟;陶桂香;毛欣;;组合式轴流脱分装置脱出物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
9 |
毛欣;衣淑娟;;基于fluent的组合式轴流装置板齿处谷物流运动分析[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
10 |
谢方平;孙松林;吴明亮;蒋蘋;刘兆朋;;水稻柔性脱粒试验[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