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蒋金炜,马继盛,陈俊炜,何国旗;不同杀虫剂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2 |
邹运鼎,李磊,章炳旺,毕守东,娄志,丁程成,高彩球,李昌根;石榴园节肢动物群落的聚类分析及最优分割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8期 |
3 |
邱良妙,占志雄,郑琼华,应朝阳,李春燕,陈元洪;枇杷园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4 |
刘长仲,王万雄,吴小刚,尚进文;苜蓿人工草地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J];应用生态学报;2002年08期 |
5 |
巫厚长,程遐年,魏重生,邹运鼎;吡虫啉对烟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1期 |
6 |
范文艳;王丽艳;;大庆万寿菊田节肢动物种类调查及害虫防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5期 |
7 |
刘德广,熊锦君,谭炳林,黄明度,张润杰;荔枝-牧草复合系统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分析[J];生态学报;2001年10期 |
8 |
姬华,马祁,姚举,杨德松,肉孜·买买提,孙世龙,艾力江;南疆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时间结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
9 |
邹运鼎,丁程成,毕守东,高彩球,曹传旺,刘小林,孟庆雷,李昌根;李园节肢动物群落时间动态的聚类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5年04期 |
10 |
徐洪富,牟吉元,牟少敏,杨勤民,董慈祥,刘维同;棉区夏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1999年01期 |
11 |
高念昭,熊兴仁,李恒源,彭长雄;贵阳地区烟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及种群关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12 |
王香萍;李传仁;王福莲;;高山地区3种十字花科蔬菜田节肢动物群落比较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年01期 |
13 |
丁瑞丰;王小丽;徐遥;李号宾;汪飞;王东;孙世龙;;套种蜜源植物对杏-麦间作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
14 |
李文香,刘顺,魏国树,赵斌涛;转Bt基因棉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及潜在问题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
15 |
周洪旭,乔晓明,赵春生,孙立宁,李文志;化学杀虫剂对春甘蓝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16 |
高素红;高宝嘉;刘军侠;;转双抗虫基因741杨不同栽培模式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7 |
吴梅香;傅建炜;占志雄;李建宇;张莉;邱良妙;刘长明;;闽南番石榴树冠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J];热带作物学报;2011年03期 |
18 |
师光禄,席银宝,王海香,李捷,赵飞;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的数量与生物量多样性特征分析[J];林业科学;2004年02期 |
19 |
王丽艳,辛惠普,钟湘植,靳学慧;寒地水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调查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10期 |
20 |
许俊杰;陈民生;刘志国;李照会;;环境因子对泰山侧柏林柏小爪螨种群动态的影响[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