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分析和政策应对
【摘要】:“中等收入陷阱”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难题,马来西亚也面临相同的压力和困境。自1996年迈入偏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以来,马来西亚人均GNI始终难以突破全球高收入水平分界线,被困于“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在马来西亚现行经济社会发展中,收入分配结构失衡,人力资源发展迟缓,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民主进程缓慢,权力寻租和金钱政治等问题对马来西亚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构成极大的阻碍,不消除这些阻碍因素,马来西亚就难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为了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实现2020年把马来西亚建成高收入国家的国家宏愿,新世纪以来,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马来西亚政府相继推出经济、政治和社会转型计划,适时调整国家科技政策,推进人才激励机制建立,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逐步放宽对外国资本的重重限制。马来西亚政府期冀通过以上改革措施,扫除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的阻碍因素,重燃马来西亚经济活力,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并且最终摆脱困扰马来西亚近20年的“中等收入陷阱”
2010年,我国人均GNI达424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标准,我国已经正式步入偏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开始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马来西亚与中国地域相邻,同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因此,研究马来西亚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转型实践,认真吸取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功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