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疗支出快速增长的效率驱动因素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医疗支出呈现快速增长状态,在2006年至2014年间,全国卫生总费用增长了 258.74%,年均增速接近20%,排名世界第一,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也从4.52%增至5.55%。必要的医疗资源投入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和健康事业的发展必不可少,但是过快的医疗成本上升反而会吞噬改革带来的福利效应。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之下,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逐渐放缓,如果卫生总费用仍保持如此高的增速快速增长,那必然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一定负担。因此,剖析社会医疗支出快速增长背后的不合理因素,通过相关措施加以控制,从而提高医疗资源投入和服务的效率,这是目前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心的热门课题之一。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性整理的基础上,将驱动社会医疗支出增长的因素划分为需求、供给和效率三种类型,并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现状和挑战,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鲍莫尔变量和“过度医疗”代理变量对社会医疗支出增长的影响。考虑到医院逐利机制下财政医疗投入可能增强效率因素对社会医疗费用支出的负面影响程度,进而通过构建以财政医疗支出占比为转换变量的单因素和多因素PSTR模型分析了效率因素对社会医疗支出增长的非线性平滑转换机制。两部分实证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鲍莫尔变量和“过度医疗”代理变量对社会医疗支出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且影响程度较大,这说明我国社会医疗费用快速上升背后存在无效率因素的驱动;(2)医疗资源集中加剧了医疗行业的区域和等级垄断,进而使得医疗成本的不合理增长更趋严重;(3)以滞后1期财政医疗支出占比为转换变量时,效率驱动因素与社会医疗支出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平滑转换机制效应,在当前公共医疗资源投入效率水平下,占比超过7.7%会增强上述效率因素的负面效应。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从效率角度关注鲍莫尔“成本病”和“过度医疗”对社会医疗支出快速上升的效应;(2)采用PSTR模型,以公共政策代理变量为转换变量,分析效率驱动因素对社会医疗支出增长的非线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