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钙纳米颗粒作为疫苗佐剂的应用与机制研究
【摘要】:磷酸钙纳米颗粒凭借其良好的安全性和生物学特性,被广泛地用于医学治疗和诊断领域。为了探索磷酸钙纳米颗粒作为疫苗佐剂的效果,本研究首先利用共沉淀的方式制备了八种不同磷钙比(P/Ca=0.15/0.30/0.45/0.60/0.75/0.90/1.00/1.10)的磷酸钙纳米颗粒,这些颗粒的大小均在10 nm~100 nm之间,并且随着P/Ca的增加,颗粒形态从近似球形状逐渐变成长条的棒状。其次,以VZVgE作为免疫原,在小鼠体内证实了磷酸钙纳米颗粒具有佐剂效应。同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初步认为其可能是通过促进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的增殖和吞噬抗原的能力,或者是通过促进巨噬细胞产生TNF-α来发挥佐剂效果。紧接着,为了提升磷酸钙纳米颗粒的佐剂效应,使其引发的免疫应答类型偏向于细胞免疫反应,本研究改变了磷酸钙纳米颗粒制备方法中磷元素的来源,用双膦酸盐(唑来膦酸和利塞膦酸)替代了 Na2HPO4·12H2O,制备了两种新型的颗粒:唑来膦酸钙和利塞膦酸钙。在小鼠体内评估实验中也证明了这两种颗粒具有更优的佐剂效应。最后,为了考察磷酸钙纳米颗粒作为佐剂在吸附颗粒抗原时是否会影响抗原的表位结构,本研究以HPV45 VLP作为模拟抗原进行考察,因此,本研究针对HPV45 VLP建立了一套免疫化学质量分析方法用于抗原表位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钙纳米颗粒、利塞膦酸钙和唑来膦酸钙颗粒作为疫苗佐剂吸附HPV45 VLP抗原后,几乎不会影响HPV45 VLP表位的完整性。综上所述,经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我们对磷酸钙纳米颗粒作为疫苗佐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也为今后对其进行更加充分的研究和改造提供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