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软阈值算法在SAR图像去噪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航天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合成孔径雷达(SAR)不仅广泛应用在军事上,而且在农业、地理、海洋、气象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SAR是干涉成像,实测得到的图像几乎被speckle噪声完全淹没。如何从严重被污染的图像中恢复出有用信号——即SAR图像去噪增强处理,一直以来都是遥感图像处理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一个热点[21]。
小波的多分辨分析(MPA)特性,在降噪过程中使它既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又可以很好地保持图像的大体轮廓特征。Mallat,Witkon,Donoho[12,13,14]等几位小波学家也先后提出了小波域内去噪的技术,尤其是1995年Donoho提出小波软阈值去噪方法,由于它的简单有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但SAR图像信息在各频带上分布的复杂性,及噪声模型的不可确定性,如果直接使用Donoho理论在二维的推广对speckle噪声进行平滑,则不仅去噪不彻底,而且在降噪过程还会严重损失高频有用信息。
本文将小波软阈值方法引入到SAR图像去噪处理中来,并对它进行了改进,提出自己的阈值公式。所做的工作如下:
1.将Donoho的小波软阈值去噪方法(本文称之为小波全阈值方法,WGST)推广到二维图像信号处理,对SAR图像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给出去噪和相应特征提取处理后的实验结果。
2.由于噪声能量在不同方向(水平、垂直和对角)的高频系数分布情况有所差异,对小波全阈值方法进行了改进之处是对不同尺度高频系数取不同阈值,同时对同一尺度不同方向的高频系数也取不同阈值,本文称之为小波局部软阈值(WLST)。
3.在文中对speckle噪声做Gaussian近似,提出了改进方法所用到的阈值公式。并把乘性噪声通过对数变换转为加性的,再使用改进后的算法对其去噪。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表明,改进后的小波软阈值方法对SAR图像的去噪增强和大体轮廓保持很有效,因此可将它应用在带有speckle噪声的SAR图像去噪处理。
|
|
|
|
1 |
马俊霞,蔡英武,张海;一种SAR压制干扰效果评估方法[J];现代雷达;2004年10期 |
2 |
杨云志;黄顺吉;王建国;;SAR原始数据的频域量化编码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12期 |
3 |
张露;郭华东;韩春明;廖静娟;;去除SAR图像斑点的改进型自适应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方法[J];高技术通讯;2008年06期 |
4 |
黄魁华;张军;;局部统计活动轮廓模型的SAR图像海岸线检测[J];遥感学报;2011年04期 |
5 |
王燕霞;张弓;;基于特征参数稀疏表示的SAR图像目标识别[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
6 |
陈东,李飚,沈振康;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的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09期 |
7 |
谢明鸿;张亚飞;付琨;;基于种子点增长的SAR图像海岸线提取算法[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6年06期 |
8 |
李晖晖;郭雷;刘航;;基于互补信息特征的SAR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年04期 |
9 |
刘昕;张林让;刘楠;;地-星双基月球表面探测SAR模糊函数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
10 |
何毅;范伟杰;;手机机械结构与SAR优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
11 |
田元荣;许悦雷;田松;马时平;;基于稀疏表示模型的SAR图像目标检测算法[J];中国科技论文;2013年10期 |
12 |
平庆伟,刘洲峰,何佩琨;一种快速SAR真实场景原始数据模拟方法[J];现代雷达;2003年06期 |
13 |
俞根苗;邓海涛;吴顺君;;弹载SAR图像几何失真校正误差分析[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02期 |
14 |
孙玉康;王润生;刘方;齐彬;;基于雷达散射特性的复杂目标SAR图像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8年09期 |
15 |
白静;吴家骥;王磊;焦李成;;基于提升方向波变换域的SAR图像压缩[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年04期 |
16 |
尹奎英;胡利平;刘宏伟;金林;;一种复合的SAR图像去噪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17 |
王超;黄凤辰;汤晓斌;汤敏;徐立中;;一种针对复杂背景下高分辨率SAR图像河道检测算法[J];遥感技术与应用;2012年04期 |
18 |
戴博伟,杜向峰,杨汝良;基于模糊函数-雷顿变换的SAR运动目标成像[J];电子科学学刊;2000年04期 |
19 |
宋建社,袁礼海,陈智江;一个SAR目标边缘自动检测与定位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7期 |
20 |
陈轶,金亚秋;SAR图像中运动目标重聚焦改进的最小熵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