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视娱乐营销初探

易非  
【摘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特点从物质层面逐渐向精神层面过渡。娱乐文化,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特征在商品社会中融入更多消费文化的特性,娱乐不再仅仅是一种活动,一种情绪、情感的体验,而更多的打上商品的烙印,产业化的年代娱乐经济和娱乐产业也因此应运而生。娱乐经济时代大众对娱乐的需求度、关注度和娱乐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大众传媒构建自身娱乐节目品牌,并且通过自身娱乐品牌的张力带动赞助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最具娱乐表现张力的电视媒体随着娱乐时代的到来以娱乐节目或者节目的娱乐性为依托提升社会娱乐影响力推动相关娱乐经济和娱乐文化的发展。在传媒产业化的今天,利用好电视娱乐资源对于电视媒体自身的节目品牌的推广,对于与优质的广告资源结合打造强势影响力的赞助品牌都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湖南卫视开办以来以其勇于创新,勇于超越的发展理念在电视节目娱乐方向上不断推陈出新,以其系列电视娱乐品牌节目打造中国电视业的娱乐频道。《超级女声》节目是近几年湖南卫视最具有影响力的娱乐节目,其很好的将节目产品和冠名产品蒙牛酸酸乳的资源互相融合,互相提升,达到比翼双飞的双赢效果。 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娱乐的经济、产业、传播和营销等理论针对当前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倾向和企业营销的娱乐化倾向,深入剖析这种娱乐化倾向背后的经济和营销背景,尝试性的提出电视娱乐营销这一概念,并对其类型、特点和基本原则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通过结合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电视娱乐营销案例来研究电视娱乐营销的相关战略和策略,为电视娱乐节目的营销和企业借助电视娱乐方式的营销的相关实务抛砖引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龚莉萍;;娱乐经济的新鲜注脚——《超级女声》带来的商业嘉年华[J];声屏世界;2005年12期
2 肖建兵;;电视、年轻人与娱乐经济[J];广告大观(综合版);2005年10期
3 张鹏;朱怡淼;;另类突围:“超级女声”反同质化现象探析[J];艺术百家;2006年04期
4 杨建蓉;徐海青;;电视节目场景空间视觉设计表现及现状分析[J];艺海;2009年06期
5 刘博晨;;浅论中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05期
6 李琦;;从营销角度看《超级女生》营造的娱乐经济[J];东南传播;2005年09期
7 沈荟;电视娱乐经济与青少年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汪磊;;“超级女声”的“快乐中国”之旅——直面电视媒体的整合营销传播时代[J];当代经理人(下半月);2005年01期
9 王艳;裘淑琪;;从《超级女声》论电视传媒的整合营销传播思路[J];电影文学;2007年10期
10 李盛龙;;“超级女声”为何窜红——“超级女声”之解构性探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1 侯宗萌;张树楠;;选秀类节目收视率下降原因初探[J];商品与质量;2011年S5期
12 史小建;李进学;;对《超级女声》的受众心理分析[J];作家;2008年08期
13 孟群舒;;“超级女声”撞击娱乐经济[J];财富智慧;2005年08期
14 陈友良;;娱乐立台 品牌制胜──从2006湖南春晚关键词看湖南卫视发展定位[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5 程婵娟;;透过“超级女声”效应,浅析社会心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6 赵金花;;《超级女声》:被创造的大众文化文本及其文化意义[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7 沈荟,吴飞;娱乐经济的合理性与转型责任——如何发挥媒体对青少年受众的引导功能[J];新闻记者;2005年06期
18 王轶欧;;当前媒介信息对学生一族的影响——以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的讨论为例[J];科学教育;2008年03期
19 章云;;娱乐经济时代中国电视综艺晚会的现状与出路分析[J];魅力中国;2010年11期
20 王玲;;互动访谈类节目主持技巧浅析[J];才智;2011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锡廉;;试给我国电视科普把脉——兼议发展之道[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彭莎莉;;从社会心理角度看《谁在说》节目的创新性[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张广梅;郜凌云;;FLASH动画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中的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提高大气监测自动化水平、为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作贡献”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陈细如;别庸;;《手机电视时代与气象影视服务》概要[A];2007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全省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7年
5 石蓉蓉;;天气预报电视节目的案例分析[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石蓉蓉;;天气预报电视节目的案例分析[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罗桂湘;;剑走偏锋 “气象眼”看天下——电视气象节目策划新思维[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满祥;;山区农村收视现状及对策[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下)[C];2007年
9 麦克·金;;亚洲电视节目的国际化[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 潘洪业;;电视节目运作与市场展望[A];中国传媒经济(第一辑)[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玲;超女粉丝与当代大众文化消费[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琦;多元媒介环境下的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陈建群;电视节目播看双方信息对称性及其对节目品质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马池珠;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田明;电视娱乐产业战略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黄聿清;两岸电视观众收视行为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岳芃;中国大众传媒产业的经济绩效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8 池建宇;电视频道的节目差别策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锐;我国电视业制度变迁中的路径选择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4年
10 陈信凌;国内电视媒体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非;电视娱乐营销初探[D];厦门大学;2006年
2 薛峰;论“超女”的成功及其对电视真人秀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6年
3 陶凌;中国真人秀娱乐节目的文化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佳;湖南卫视娱乐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徐啸寒;论质量管理体系在电视节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尹萍;《超级女声》的受众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刘梅;数字技术与知识类电视节目[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唐黎;传播生态视野中媒介事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袁宁;中国电视图书广告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萌;解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评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江华;走向个性化的娱乐经济[N];江苏经济报;2001年
2 蔡亦骁 袁训会 陈振凯;娱乐经济:在玩耍中拉动消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达文;另一个商机:娱乐经济[N];中国工商报;2000年
4 马艳辉;娱乐经济“钱”途光明[N];湖南经济报;2001年
5 徐超;“体验”,打开娱乐经济大门[N];通信产业报;2005年
6 何沙洲 周俊;玩转“娱乐经济”“IN”的就是心跳[N];经理日报;2005年
7 陈小雅/文;“娱乐经济”商机无限[N];中国企业报;2000年
8 张国虎 吕亦舒;传媒:面对娱乐经济时代[N];中华新闻报;2003年
9 王研 胡月明 (本报记者 王研);关于小沈阳 一场不需要的争议[N];辽宁日报;2009年
10 晓宇;娱乐经济时代已经到来[N];中国企业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