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水声信道抗多途跳频通信系统研究
【摘要】:
浅海水声信道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无线通信信道之一。它固有的时-空-频变以及窄带、高噪、强多途干扰、长传输时延、大随机起伏等特征,使得浅海水声通信系统在有效性和可靠性等通信性能的提高上面临着巨大挑战。由于浅海域具有特殊的经济和军事战略地位,涉及到国家的利益与发展,使得浅海水声通信技术成为当今海洋研究的热点。跳频通信是扩展频谱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具有的抗干扰能力强,特别是抗窄带干扰、抗噪声、抗多途;以及保密性和易于实现码分多址等特点使得跳频通信在复杂浅海水声通信中受到广泛重视。
论文基于NI CompactRIO嵌入式模块,利用其具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和易于编程等优点,针对浅海复杂水声信道特点,构建了抗多途水声跳频通信系统。系统在厦门港浅海域进行了多次海上现场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在水声通信技术领域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浅海水声信道的特点及其对水声通信性能的影响;
2.开展了浅海水声信道传输特性的仿真研究。采用BELLHOP射线模型和快速声场模型分别对台湾海峡水声信道传递函数和浅海脉冲传播多途时延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浅海水声信道中梳状滤波器特性及信道环境参数对水声传输性能的影响;
3.基于降低通信系统误码率的需求,进行了信道纠错编码-Turbo码在浅海水声信道中的性能仿真研究;
4.针对浅海水声跳频通信中最为关键的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软件数字信号处理方法的时频编码同步方案,并采用短时傅立叶变换方法实现该方案;
5.对于浅海水声通信中面临的信号大幅度起伏和尖脉冲干扰,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上采用Hilbert变换及相关算法实现幅度的自动均衡,用小波变换去除突发尖峰噪声,较好的实现了信号调理;
6.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论文基于NI CompactRIO嵌入式模块,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浅海水声信道抗多途跳频通信系统。系统在实验室水池和厦门港浅海域进行了多次现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距离为6km,水深15m左右,传输速率500bit/s时,传输误码率为10~(-2)-10~(-3)。结合Turbo码技术后,可使通信系统的误码率降至10~(-4)以下,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实现较为稳健的通信性能。
本文具有以下创新点:
1.提出了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一种新的时频联合分析的同步方案;
2.采用Hilbert变换和小波变换的软件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在水声通信接收端中实现幅度自动均衡和去除冲击噪声干扰;
3.基于美国NI公司最新开发的CompactRIO嵌入式模块,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水声跳频通信系统,经厦门港海上实验验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
|
|
|
1 |
王富;孔德强;康安康;刘旭光;;室内无线信道仿真[A];全国第三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交流会专刊[C];2009年 |
2 |
乐群;陶彦辉;陶鸿;;跳频通信检测接收技术研究[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李晓品;李署坚;;跳频通信系统快速扫描式自同步法的研究[A];全国第十届信号与信息处理、第四届DSP应用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4 |
王力;姚敏祺;阮铭捷;;PTN同步技术及应用[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
5 |
张毅;姚富强;刘忠英;;一类无误码扩散差分跳频映射构造[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
6 |
崔青虎;符初生;;Rice信道仿真分析[A];第七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7 |
陈克难;邓君;潘云;;纳秒精度长延时同步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
8 |
刘胜兴;许肖梅;;水声跳频调制解调系统的DSP实现[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
9 |
廖梁兵;张红雨;;DDS杂散分析及一种跳频源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
10 |
朱延军;;JTIDS系统网时钟同步技术的研究[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与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通信导航分册)[C];2002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