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定量刑情节研究
【摘要】:
酌定量刑情节是法律赋予法官的一种工具,使其能根据个案的特殊情况,做出具体的裁量,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除了引言之外,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在对国内刑法学界现有的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笔者从酌定量刑情节是否具有法定性、酌定量刑情节的本质特征、酌定量刑情节影响量刑的范围等方面入手,对酌定量刑情节的概念进行了揭示,指出酌定量刑情节是指定罪事实以外的,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但予以认可的,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并作为审判机关具体裁量依据的,对刑罚的轻重以及是否免除产生影响的各种主客观事实。此外,笔者还对酌定量刑情节的功能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笔者从酌定量刑情节的正当性依据、功利性依据和现实依据三个角度全面阐述酌定量刑情节的存在根据,从理论的角度对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依据进行了探讨。
第三章笔者对酌定量刑情节的范围进行了分析。酌定量刑情节的范围十分复杂,笔者无法一一说明,只是选择了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九种酌定量刑情节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民愤和社会形势能否作为酌定量刑情节这一争议已久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章的最后一章,笔者通过对酌定量刑情节适用的现状进行考察,指出适用酌定量刑情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包括“有利被告”和“报应制约上限”原则的确立、酌定量刑情节范围的法定化、以及部分酌定量刑情节上升为法定量刑情节等,以期对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