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经济的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研究
【摘要】:
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与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而作为海洋开发桥头堡的海岛更是关注的焦点所在。无居民海岛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其生态特殊,资源具有潜在开发价值,但由于自身经济基础差、生态脆弱,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得无居民海岛生态受到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开展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研究,为无居民海岛经济健康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克服个人或单位在资源开发上的盲目性,是实现无居民海岛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
本论文面向无居民海岛资源评价和管理的要求,开展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工作,建立基于生态-经济价值的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厦门鳄鱼屿为例,分析评价其适宜的开发利用类型,并依此提出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1、针对海岛的生态特点和资源条件,分别建立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开发经济可行性指标体系,并对各个指标的内涵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从生境保护、环境系统、自然与文化遗产以及生态脆弱性4个方面描述进行无居民海岛生态保护的必要程度;从空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与矿产资源、旅游资源4个方面分析无居民海岛的潜在的开发价值,并结合海岛的区位条件,表达周边区域以及相关规划对其开发活动的支持程度。
2、采用层次分析法,形成分别以生态保护重要性和开发经济可行性为目标层的两个分析对象。通过专家咨询,建立各层次的判断矩阵,确定各个指标的综合权重;并在资料分析与借鉴的基础上,形成各因素的评价标准,作为指标量化处理的依据。结合权重和指标分值,求取生态保护重要性和开发经济可行性指数,并进行等级划定,最终根据互斥矩阵判断无居民海岛的开发类型。
3、将无居民海岛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厦门鳄鱼屿,研究表明,鳄鱼屿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重要性和较高的开发潜力,特别是其旅游资源是未来开发活动的主要对象,属于适宜开发类型。基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鳄鱼屿宜发展生态旅游,根据旅游容量控制开发强度,同时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321;F127
|
|
|
|
1 |
麻德明;丰爱平;麻德波;刘锴;;无居民海岛功能定位初探[A];2010年海岛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
|
|
|
|
1 |
李钊;滨海城市岸线利用规划方法初探[J];安徽建筑;2001年02期 |
2 |
曹有挥;长江下游集装箱港口体系的格局、功能与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3 |
周建飞,曾光明,焦胜,杨馥,朱华,李倩,熊樱,唐琳;生态居住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不确定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2期 |
4 |
陈静;尹卫红;张景秋;;宜居城市与北京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
5 |
龙笛;浅谈流域生态环境健康评价[J];北京水利;2005年05期 |
6 |
宋永昌,戚仁海,由文辉,王祥荣,祝龙彪;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5期 |
7 |
何连生,朱迎波,赵勇胜,刘鸿亮;城市垃圾填埋场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支持系统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4期 |
8 |
时亚楼,李升峰;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适宜性分析——以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为例[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5期 |
9 |
申金山,关柯,李峰;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与应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02期 |
10 |
邬伦;承继成;史文中;;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J];测绘科学;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