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价格波动与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实证研究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资产价格波动对一国金融体系的冲击,正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不断衍生变化。对于中国这种处于经济制度探索和完善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影响将致命的。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的开放与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密切联系。重视资产价格波动的外部冲击和内生因素,探讨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准则,将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本文以经济理论与统计学方法为基础,探讨了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的联系途径,并采用向量自回归技术(VAR),对代表资产价格变动和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指标建立非结构性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然后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脉冲相应和方差分析等计量方法解析模型中各个变量的关系。根据模型检验分析,无论是股市价格还是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对于商业银行的脆弱性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房地产价格波动的影响较为重大;资产价格波动对于微观金融主题的负面影响呈现较长的滞后期,应预先进行风险监控;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两者之间的财富效应会相应放大,从而产生相互的促进作用。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构建动态模型对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和商业银行三者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优于已有文献只对某个市场单独进行考虑的局限。2.总结和概括出房市与股市两个不同特征市场对商业银行共有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多种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此机制进行论证和补充。3.相比目前相关研究所采用的二元回归或简单回归,VAR模型的方法更利于研究变量之间完整、客观的联系。4.本文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风险监控体系的关键点。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1.由于VAR模型本身是确乏经济理论前提的,对于所估计的模型中的系数往往难以逐一的进行解释。2.本文所选用的三个指标中,银行脆弱性的指标体系的确定在学术界还处于争议和完善阶段,本文的选择带有部分主观性和经验性,因此其结论无法做到严格的科学性。3.要完整的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特征,依靠10年左右的时间周期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周期的选择一般在市场处于成熟稳定阶段是最为合适的。很遗憾,中国的资本和金融市场仅有的十多年数据是带有残缺和弊病的,由于中国经济处于发展改革时期,很多数据的波动受到政策面和社会形势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