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兴起了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东亚经济一体化相对滞后,步履维艰。这给东亚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也使这一问题成为政界、学界、经济界探讨的热点问题。
本文在系统回顾梳理区域经济一体化各种理论和国际经济学界对东亚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非传统收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轮轴—辐条理论(Hub and Spoke Theory),对东亚经济一体化暂时停滞不前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模式和可行路径。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东亚经济一体化目前的困境与东亚地区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初始条件密切相关,其制约条件不仅包括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区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高依赖以及对外部资金的巨大需求等经济因素,而且包括各种政治和文化上的制约因素,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因某种产业和利益的受损,导致利益集团和国内民众的反对;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让渡部分国家主权和涉及与美国关系,影响各国的国家利益;东亚各国不存在共同的文化起源和文化认同,区域意识薄弱等等。未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采取与欧盟与北美自由区不同的模式,必须从积极倡导“和谐东亚”理念、增进各国政治互信、继续深化经济合作等入手,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才能循序渐进地朝着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方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