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滑坡与隧道相互作用测试及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目前,新奥法施工已被广泛应用,现场测试也已被普遍重视,但由于地形地质的复杂性和难预测性,以及施工管理人员的参差不齐,以致在隧道建设过程中滑坡塌方屡见不鲜,尤其在边坡和极差地质条件下。因此,探索边坡、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变形规律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最大程度的防止事故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依托宁武高速公路宁德段A1标段福安隧道建设工程作为研究背景,通过从长期的现场观察到现场试验,从平面模拟到三维数值模拟,从边坡滑坡与隧道的关系到滑坡灾害治理措施的选择,这一系列的研究分析工作,主要获得了以下结论和成果:
1、分析了隧道塌方机理和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根据地形地质以及现场观察,确定福安隧道结构与边坡相互作用的三种模式:轴向剪切型、侧向剪切型、拱顶挤压扰动型。
2、通过对地表边坡的水平位移以及地表沉降的测试,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并对比在极差地质、隧道结构极限变形下和正常情况下围岩结构的动态变形规律,得出前者通常表现为突发性、下沉急速、难收敛。综合分析数据,得出:地表沉降值≈拱顶沉降值+围岩内部位移量。
3、本文通过对34+330断面的平面数值模拟,直观的获取土体滑坡形成规律,与现场情况很好的吻合。
4、建立洞口段隧道与边坡相互作用关系的三维模拟,完成了:
(1)在边坡滑移方向,可采用“三角形”动态分析法,根据变形后的角度大小判断边坡的稳定以及变形规律。
(2)在边坡下,采用选取关键点法进行围岩应力应变的微观动态分析,得出在竖向方向,各变量与埋深关系的变化规律。围岩塑性区的分布形态为喇叭口形式,即越往洞内,范围越大。
(3)对锚喷支护结构采用截面分析和纵向分析,得出各变量在不同开挖步下、受边坡作用的特殊时空效应。
5、福安隧道通过综合选择,采用减重反压措施,合理有效地解决了隧道潜在的轴向边坡滑坡问题,同时系统的阐述了滑坡灾害的类型、治理措施的选择以及抗滑桩的设计,为相关工程部门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642.22;U451
|
|
|
|
1 |
曹居易;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79年01期 |
2 |
车正华;温克尔十字交叉地基梁的计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0年03期 |
3 |
高玮,郑颖人;岩土工程位移预测神经网络建模的几个问题[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
4 |
林鲁生,蒋刚,刘祖德,白世伟;锚索抗滑桩滑坡推力及其分布图式的计算与分析[J];地下空间;2001年S1期 |
5 |
刘伟,靳晓光,陈少华;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合理净距的探讨[J];地下空间;2004年03期 |
6 |
熊光赤,阮永芬,杨静;降雨与边坡稳定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S1期 |
7 |
喻勇;尹健民;徐平;丁秀丽;;清江水布垭水利枢纽放空洞三维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
8 |
曾开华,张忠坤,吴九红;分形在边坡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1999年01期 |
9 |
陈庆中,张弥,朱利平;土坡稳定分析最优控制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
10 |
陈庆中,高正中;土坡稳定滑移线数值分析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