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华人在中日关系中的角色与作用
【摘要】:中日关系的波动一直是影响日本华侨华人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以钓鱼岛争端为中心,在国家间关系的框架下研究日本华侨华人在中日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试图厘清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括而言,日本华侨华人发展的高低点与中日关系的好坏时期十分吻合。钓鱼岛事件发生之前华侨华人的职业结构已经从“三把刀”产业发展成以知识型、技术型职业为主,正向日本社会的中流阶层迈进。当中日关系出现重大波动时,与日本华侨华人联系密切的留学、就业和社会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就留学而言,持留学签证的人数变化最为明显,其次是持文化活动签证的人数,而就学签证人数也呈现下降趋势。中日关系的波动还会促使赴日留学生归国就业,理科生受此影响高于文科生。除此之外的12种就职签证当中,企业内变动变化波动最大,而投资经营并未受到中日关系的影响,这类人数不降反升。虽然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对日本华侨华人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他们仍然试图通过华侨华人社团、华文媒体、华文教育三种平台发挥作用。从活动形式来看,华侨华人社团形式最为丰富,华文媒体其次,华文教育则较为单一;从活动领域来看,经济、文化领域较多,科技领域屈之,政治领域最少;从活动效果来看,直接影响缺乏,多以间接影响为主,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效果。同时,缺乏政治性华侨华人社团、华文媒体独创性少尚未形成行业组织、华文教育依附性大易受外界影响等不足也妨碍着日本华侨华人作用的实现。总而言之,国家间关系从宏观上影响华侨华人社会,而华侨华人仍尝试从微观上推动国家间关系发展。但就日本华侨华人而言,受两国关系的波动影响,日本华侨华人在中日关系当中的角色和作用相对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