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弧菌DNA疫苗载体的构建及表达分析
【摘要】: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又名海洋弧菌,其属于弧菌属,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性的杆状细菌,常存在于海鲜与海水中,能引起水产鱼类疾病。鳗鲡感染此菌可引起出血病,且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对鳗鲡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此病主要是使用广谱类抗菌药物,基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理念,研发相关特异性疫苗已迫在眉睫。本研究以创伤弧菌FJ03-X2株的脂蛋白Lpp和外膜蛋白OmpK为目的基因,构建了创伤弧菌DNA疫苗真核表达载体pcDNA3-lpp和pcDNA3-ompk,并在真核细胞中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表达,具体如下:
FJ03-X2株为本实验室于2003年在福建长乐某鳗鲡场分离、鉴定和保存。根据GenBank记载创伤弧菌ATCC29307株lpp基因序列和创伤弧菌1.1758株ompk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首次克隆到创伤弧菌FJ03-X2株的lpp和ompk基因。利用在线网络分析两种蛋白的亲疏水性,抗原表位、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和二级结构。构建pMD18-T-lpp和pMD18-T-ompk重组质粒,获得基因片段。
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lpp和pET-32a-ompk,转化E.coli BL21(DE3)表达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加上标签后,Lpp蛋白大小为47kDa,OmpK蛋白大小为45kDa,符合预期结果。纯化目的蛋白,并免疫SPF级SD大鼠,获得大鼠多克隆抗血清。ELISA检测血清效价,鼠抗Lpp蛋白血清和鼠抗OmpK蛋白血清效价均为1:128000。免疫印记实验证明多克隆抗血清可识别创伤弧菌的脂蛋白Lpp和外膜蛋白OmpK。经检测,两种抗血清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构建创伤弧菌DNA疫苗真核表达载体PcDNA3-lpp和pcDNA3-ompk。将带有目的基因的质粒与pEGFP-N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以10:1的比例,通过脂质体共转染293细胞,48h后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并通过RT-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重组目的基因在293细胞中的表达获得成功。
|
|
|
|
1 |
生成选;创伤弧菌及其危害[J];山东畜牧兽医;2002年03期 |
2 |
林凤翱;海洋环境中的致病性细菌——创伤弧菌[J];海洋环境科学;1988年04期 |
3 |
徐素惠;曾静;除守建;程刚;赵立红;;PCR与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海产品创伤弧菌的比较[J];中国兽医杂志;2010年08期 |
4 |
张新中;文万侥;徐先栋;吴秀红;周永灿;谢珍玉;;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五种选择性培养基的比较分析[J];现代渔业信息;2007年10期 |
5 |
王崇明,杨冰,宋晓玲,黄偼;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皱纹盘鲍致病病原—创伤弧菌的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1999年01期 |
6 |
李凯年;用ELISA检测创伤弧菌生物型2[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1999年03期 |
7 |
沈志强,刘吉山,李峰,徐可利,王忠军,陆承平,储卫华;石鲽鱼创伤弧菌病的病原分离鉴定与防治[J];中国兽医科技;2001年10期 |
8 |
张新中;张世秀;李海平;符有利;周永灿;谢珍玉;;多重PCR在创伤弧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水产科学;2007年12期 |
9 |
田丁;林天龙;许斌福;龚晖;;创伤弧菌外膜蛋白的分离及其抗原性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08年04期 |
10 |
田丁;林天龙;许斌福;;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外膜蛋白特性的比较研究[J];水产科学;2011年01期 |
11 |
陈春梅;陈锦春;;水产品中创伤弧菌的选择性分离[J];检验检疫科学;2007年06期 |
12 |
郑芳艳,石存斌,潘厚军,吴淑勤;鳗鲡溃烂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3 |
许斌福,林天龙,董传甫,伊光辉;鳗鲡创伤弧菌的分子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11期 |
14 |
许斌福;陈秀锦;刘晓东;林能锋;刘新华;刘景瑜;林天龙;;创伤弧菌FJ03-X2株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11期 |
15 |
张新中;文万侥;徐先栋;吴秀红;周永灿;谢珍玉;;双重PCR在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ous)快速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渔业信息;2007年09期 |
16 |
余露军;李宁求;刘礼辉;付小哲;石存斌;潘厚军;吴淑勤;;日本鳗鲡混合感染迟缓爱德华氏菌与创伤弧菌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9年08期 |
17 |
郑泽军;李永君;魏晓娜;朱琳;黄熙泰;;PCR-微阵列法检测沿岸海水致病性创伤弧菌及危害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09年02期 |
18 |
徐义刚;李苏龙;杨君宏;李丹丹;姜艳春;谢晓峰;崔丽春;;水产品中创伤弧菌DNA环介导恒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06期 |
19 |
邓先余;陈晓艳;王智学;欧普;何建国;;2株创伤弧菌的16S-23SrDNA间区的克隆、测序及分析(英文)[J];遗传学报;2006年04期 |
20 |
马爱敏;闫茂仓;常维山;陈少波;单乐州;谢起浪;;黄姑鱼创伤弧菌的分离和鉴定[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