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休闲农业是当今农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农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三产”有机结合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符合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适应我国休闲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增强产业竞争力所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产业集聚的视角研究休闲农业,一是有助于推进产业集聚理论的应用跳出工业范畴;二是在休闲农业呈现集聚态势的情况下及时引入产业集聚理论,丰富休闲农业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福州市是福建省的省会,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休闲农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逐步规范化、规模化,形成一定的休闲农业产业集聚。通过对福州市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研究,制定合理的休闲农业产业集聚集群培育对策,对全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访谈,获取福州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从发展现状、分布特征、取得成效、用地规模和资金投入方面对福州市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发展情况进行了基础分析;然后进一步采用产业集聚的定量研究方法,选用资源分布密度、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和在区位熵基础上构建的新的综合区位熵四个指标对福州市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与结果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规模经济理论、工业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及新竞争理论分析了福州市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休闲农业整体呈现弱集聚状态,在区域水平上形成了闽侯县和永泰县这两个县级集聚中心,以及晋安区县级次集聚中心,在资源条件较好的乡镇形成了休闲农业的乡镇集中圈,但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休闲农业项目同质化等问题;影响福州市休闲农业产业集聚的因素中资源禀赋、政府政策、交通区位及通达性和市场规模是重要因素,而推进产业集聚进程的决定因素是充分的外部性和技术外溢。鉴于此,提出福州市休闲农业产业集聚培育对策:进行休闲农业产业布局空间整合,从培育核心企业和促进中小企业集聚两个层面提升福州市休闲农业集聚水平,充分发挥政府的推进作用,产学研相结合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人才。
|
|
|
|
1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编委名单[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2 |
段兆麟;;休闲农业规划的理念与实践[A];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3 |
林梓联;;休闲农业的展开与动向[A];第六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4 |
段兆麟;;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方向[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5 |
廖树宏;;休闲农业正确的发展模式[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6 |
陈彰德;;湖南省休闲农业模式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7 |
李卫东;王晓辉;殷莉;文吉辉;;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8 |
安凯春;杜薇薇;;陕西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
9 |
任国柱;郭焕成;;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A];2011全国休闲农业创新发展会议论文集[C];2011年 |
10 |
张玏;张玉钧;;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的比较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
|